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 蕭國健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暨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屯門咖啡灣位於新界南岸青山灣畔,握青山道青山灣段,西北部為舊咖啡灣。圖為舊咖啡灣

屯門咖啡灣(Cafeteria Bay)位於新界南岸青山灣畔,握青山道青山灣段,東南部為黃金海岸,東北部為加多利灣。該灣分兩部分,西北部為舊咖啡灣,東南部稱新咖啡灣,沿岸有歌頓軍營及掃管軍營。

歌頓與掃管軍營的前世今生

歌頓軍營(Gordon Hard Camp)建於1931年,為香港屯門海岸防衛軍營,又稱下掃管軍營。它位於新界屯門區青山公路掃管笏,近新咖啡灣,其範圍包括屯門掃管笏及咖啡灣一帶。據文獻記載,英國一位哥頓少將(Major-general Charles George Gordon)曾於十九世紀中葉協助清王朝平定太平天國之亂,獲清廷賜贈提督頭銜,別號中國哥頓(戈登)。後來他在蘇丹遇難,出於紀念之意,哥頓軍營便以他的名字命名,而其中Hard的意思為「清除船底所黏附之藤壺之地」,或為「岸邊防線」之意。

該軍營原為英軍步兵及海軍陸戰隊訓練營,由英女王直屬啹喀(又譯喀爾喀、廓爾喀人,特指歷史上英軍的尼泊爾僱傭兵,因慓悍善戰聞名)工程兵團(Queen’s Gurkha Engineers)駐守。軍營又分兩部分,中間有青山公路分隔,公路以北稱哥頓北軍營,其面海之小丘上有白色小屋「水谷」;公路以南稱哥頓南軍營,營房多為單層半圓形鐵皮活動房屋。而南軍營海濱處為哥頓船艇修理廠,創立於1940至1960年左右,內有廁所及泳池,供守軍及軍眷使用。

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寶隆軍營於1994年正式停用,交回政府管理。圖為寶隆軍營的營房

上世紀90年代初,英軍撤走,軍營也就空置了。到1997年以後,軍營曾作為海關訓練學校、入境處訓練學校,以及漁護署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管理站。

掃管軍營(Perowne Camp)建於1931年,又名寶隆軍營,與歌頓軍營同為英女王直屬啹喀工程兵團駐守,而「寶隆」二字則取自於曾駐守的啹喀旅長蘭斯洛寶隆少將(Major General Lancelot Perowne of the Gurkhas Brigade)。

該軍營毗連歌頓軍營,位於新界屯門區青山公路掃管笏近黃金海岸至九逕山山腰。主建築上有巨大之且交疊的啹喀刀徽號,營內有供直昇機起降之場地。後因興建屯門公路,遂分為南北兩部分。

掃管軍營於1994年正式停用,交回政府管理。而該營地曾供嶺南大學作臨時學生宿舍,營內仍存有評為三級文物的啹喀教堂及Kesarbahadur Hall,以紀念1945年殉職之啹喀軍曹(Gurung Kesar Bahadur),並留為後世參觀之用。

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營內仍存有評為三級文物Kesarbahadur Hall,以紀念1945年殉職之啹喀軍曹。圖為寶隆軍營的Kesarbahadur Hall

「水谷」的唏噓往事

位於新咖啡灣畔背後陸地,有一處廣闊谷地,谷中有一小溪,自山上流入海中。溪畔近海處有一小丘,上有一間白色小屋,普遍稱為「水谷」 (千禧版地圖王稱之為「德園」)。

說到「水谷」,便不得不提它的其中一位主人──「嶺南糖業先驅」馮銳。

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中國現代糖業之父」馮銳曾暫居於此。圖為「水谷」

馮銳 ,又名馮梯霞,生於廣州,曾在南京就學,獲留美獎學金後,便前往美國康乃爾大學深造。至1924年畢業,獲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就職於美國農業部,並前往歐洲考察農務。

1931年11月,馮銳回國並就任廣東省農林局長,積極運用科學方法種植甘蔗及提煉蔗糖。在其領導之下,中國首家現代蔗糖生產工場於廣東省成立,而他亦被譽為「中國現代糖業之父」。後來馮氏移居廣州東山,惟工作需要,不時前來香港,故於香港屯門新咖啡灣畔營建居所,與妻子陳昭宇及兩女兒同住。

1935年9月,馮銳以港幣二萬元購入「水谷」。至1936年夏,因廣東政治形勢改變,馮氏被逼南遷香港,寓居於此。可惜的是,是年9月他不幸離世,直到後來,「水谷」才被從事海外蛋類包裝業務的謝國柱購入。

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青山公路以南稱歌頓南軍營,營房多為單層半圓形鐵皮活動房屋。圖為單層半圓頂鐵皮活動營房

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圖為歌頓軍營的半圓頂鐵皮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港府為增強香港地區之防務,遂於屯門地區增闢軍營。1949年7月至10月間,港英軍部多次徵用該地作為軍營用途。1950年3月,駐守該地之英軍人數日增,謝氏以「水谷」面積狹小,不敷應用為由,將其租予港英軍部,月租港幣670元。1959年,軍部購入該地,用作軍營之軍官會所。至1994年軍營關閉,營地交還政府,而「水谷」建築物原貌保留,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

該建築分主樓及副樓兩部分:主樓為單層高建築,各立面皆有不同建築設計,主要立面面向海與山坡,正立面朝南,具L形平面及特色窗台。外牆有特色飾面,古典鋼窗,垂直流線型角線壁柱及飛簷等,屬西方古典建築風格。大廳保留壁爐與煙囪及拱門格局,具簡單之古典建築特色。至於副樓則高兩層,作宿舍之用。

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圖為咖啡灣全景

現今兩塊軍營土地已用作發展用途,原有半圓頂之鐵皮營房亦於2016年被拆卸。屯門公路以北部分用作興建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及滿名山屋苑,南面部分土地建起香港人民入境事務學院及珠海學院新校舍。而珠海學院旁小丘上之「水谷」則仍空置,等候活化應用。咖啡灣畔掃管軍營與駐港啹喀兵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雜誌2018年1-2月號

編輯:李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