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你變了

最近又被快600歲的故宮“網紅”圈粉了!原因是收到了一份神秘禮物⋯⋯

拆開禮物的瞬間真的有被撩到,天真的以為是某口紅的故宮限量款後來才發現是貼了故宮款膠帶(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其實,近幾年故宮淘寶出品的文創產品十分吸睛,可以說是顛覆了以往故宮博物院高冷嚴肅的形象。

賣萌,故宮是認真的!

故宮IP“年輕化”是王道,“賣萌”是致勝法寶之一。

四爺雍正萌萌噠地比起了剪刀手,道出“朕亦甚是想你”;道光帝則一臉正經地霸氣一指“愛是一道光”。

故宮,你變了

故宮文化與現代生活元素巧妙結合。2016年刷爆朋友圈的H5“穿越故宮來看你”,明成祖朱棣賣萌耍寶更是一絕:跳出畫框、戴上墨鏡,穿越故宮到現代,玩轉嘻哈和自拍。網友驚呼,“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朱棣!”

故宮,你變了

當故宮走向“民間”,開了淘寶店和微博,推出極具創意又接地氣的文創產品時,印象中的故宮變得親切有趣起來

早在2015年8月,故宮淘寶網上促銷的第一個小時,1500個手機座便宣布售罄,一天內成交1.6萬單。也是在那一年,故宮文創產品的營業額超10億元人民幣。

故宮,你變了

而這些“爆款”周邊光聽名字就忍不住想“剁手”:翻著故宮日曆,戴著“朝珠耳機”聽音樂,掛著“奉旨旅行”行李牌去旅行,用“皇帝狩獵便簽夾盆栽“做備忘……還有“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折扇、“冷宮”冰箱貼等產品,帶你瞬間入戲,做一回“宮裡的人”,將故宮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這些以網絡化、娛樂化為主的流行段子和皇室冷酷風形成了故宮“反差萌”,讓故宮品牌迅速融入了年輕人的圈子

故宮,你變了

故宮一邊做文創,一邊又開始俘獲吃貨們的心,推出宮廷御膳,賣起了“的心意”,連慈禧用來暖胃調經的紅糖薑茶都成了“妃常暖”薑茶。而來自宮廷御膳的配方主打精緻、純手工製作,再加上老字號結合故宮文化的創意,年輕化、接地氣的營銷風格,自然吸引了不少年輕人。

故宮,你變了

故宮還大膽玩跨界,與未來科技結合。“但願人長久,千里共VR”,十二美人們戴著VR眼鏡與四爺雍正約起了會。

故宮,你變了

故宮博物院去年還舉辦了“傳統文化×未來想像”國際論壇,帶來數字化的參觀體驗。遊客戴上VR眼鏡“走進”禦花園,隨手拿起地上的草料,便可以餵活潑的小鹿啦!

故宮也是妥妥的“顏控”。無論是十二美人們的動態圖,還是進軍彩妝界的大膽設想,“故宮美”早已深入人心。

故宮,你變了

說到故宮的最萌員工,當然是貓保安。2014年至今,故宮讓200多隻流浪貓有了溫暖的家,每隻貓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編號。因此,這裡也被稱為“吸貓聖地”。

久居深宮的貓保安儼然皇家氣派,有的飛簷走壁,有的則化身“大內咪探”,暗中觀察。

故宮,你變了

就這樣,故宮成功打入了“喵星人”內部,愛貓人士也被“故宮貓”圈了粉。有網友為它們拍了組“故宮喵星人”寫真,萌一臉!

故宮,你變了

“讓國寶活起來”

除了賣萌,這次又因為國寶刷遍朋友圈!

“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2018年的第一天,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如約上線,每集5分鐘,以國寶的視角講述自己的故事。

故宮,你變了

有傳統派覺得這樣是在“惡搞”國寶, 會影響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正確認識;而年輕人則把這些有趣當作了解傳統文化的窗口,拉近了國寶與他們之間距離,國寶也變得可愛起來

除了以有趣“圈粉”,更以“走心”打動年輕人。近年來,央視推出的文博類綜藝節目和紀錄片,彰顯文化自信,讓年輕人更加了解傳統文化,更喚起了他們對匠人匠心精神的崇拜感和民族自豪感

一個月前,《國家寶藏》節目開播,引起好評如潮,成為2017綜藝最強黑馬,豆瓣評分更高達9.3分。

一開始就被節目的底蘊和氣質吸引,正如張國立所說,“如此炫酷的開場,一看就知道,我們是一個年輕的節目,有多年輕呢,上下五千年。”

故宮,你變了

這部結合了綜藝和紀錄片的節目“讓國寶活起來了”故宮博物院聯合8大博物館分別推薦鎮館之寶,再由梁家輝、內地演員李晨、王凱等27位明星“國寶守護人”以及專家學者,用演繹、講解的方式,娓娓道來國寶的前世今生。

同樣以“走心”俘獲年輕人的,還有2016年的大型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故宮的文物“醫生”們,向我們講述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等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

故宮,你變了

在網絡播出後,連主創自己都沒有想到,這部紀錄片竟然吸引無數青少年,很多年輕觀眾更是受到紀錄片的啟發,想要加入到文物修復的工作中。

追根溯源,“故宮熱”的背後推手離不開故宮“看門人”——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是因為他的創新思維和年輕化視角,將故宮IP滲透到現代生活,深受大眾喜愛。他說:“文化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基石,要把一個更加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而這種傳統文化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傳承。

故宮,你變了

單霽翔說:“把一個更加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

“故宮熱”走進香港

中華傳統文化不僅需要內地青年的發揚傳承,也需要香港青年的共同參與。

一個月前,香港康文署與故宮博物院簽訂了第二份文化交流與合作意向書。這意味著,未來5年,不出香港就能繼續大飽眼福來自故宮的文物展覽。

故宮,你變了

“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於去年6月29日至10月15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是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的慶祝活動之一。

故宮博物院近年在香港舉辦的專題展覽十分優質有趣,吸引了許多香港市民前來參觀。“八代帝居——故宮養心殿文物展”運用了多媒體技術,將養心殿的原貌,生動活潑地重現在觀眾眼前。

故宮,你變了

“萬壽載德——清宮帝后誕辰慶典”於去年7月2日至10月9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展出。

香港青年與故宮的對話。去年暑期,30名粵港青年走進北京故宮,展開為期6周的實習,了解了“故宮人”的身份。他們中有的在圖書館部門實習,負責故宮內部書籍和資料的整理;有的在古建部實習,並有幸趕上了養心殿大修;還有的被分配到宣傳科、攝影科,接到了協同攝製組拍攝故宮文物修復的任務。

在故宮的實習生活讓他們大開眼界,他們也被故宮“工匠”的專業和專注精神“實力圈粉”!其中,23歲的香港青年許輝萍立志日後從事文博工作,在文物藏品與社會大眾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將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介紹到香港,並使之面向全世界。

故宮,你變了

2017年8月6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到訪北京故宮博物院,並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參加故宮博物院青年實習計劃的實習生傾談(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聽說今年起故宮在香港又有新“玩法”——“穿越紫禁城”系列。活動形式創意多元,有巡迴展覽、互動劇場、工作坊及比賽等,還可以懂國寶、聽故事、長知識!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於2022年在西九文化區竣工亮相。香港市民反響熱烈,有的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說“對歷史、文化有積極作用”,更表示“絕對支持!熱切期待!”

亮相之前,不妨做個大膽的猜想,故宮淘寶這次又會推出怎樣的香港本土化文創產品呢?香港的年輕人是否能接受喜愛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閱讀

故宮,你變了

故宮,你變了

故宮,你變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責編:鄒李蕾

編輯:李惟

故宮,你變了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