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友誼為共建護航 巴港經貿瓶頸有待打破 ——訪巴基斯坦駐港澳總領事卡迪爾·梅蒙
巴基斯坦,在中國民間被親切稱為“巴鐵”,意思是“巴基斯坦鐵哥們”。2015年,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巴基斯坦時,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演講,稱讚中巴友誼是“肝膽相照的信義之交,休戚與共的患難之交,堪稱國與國友好相處的典範”。在本刊專訪巴基斯坦駐港澳總領事卡迪爾·梅蒙先生(Mr.Abdul Qadir Memon)時,梅蒙先生也表示,巴基斯坦與中國關係“比喜馬拉雅山還高,比海還深,比蜜還甜,比鋼鐵還堅固”;正是由於兩國堅實的友誼,才能共同抵禦住外部因素對“一帶一路”建設的破壞,共同保證巴中經濟走廊的順利建設。專訪中,他也詳細闡述了巴方在推動對港貿易和旅遊業進程中遇到的挑戰和瓶頸,以及總領事館致力於解決這些困難,並且希望在2018年能夠取得突破性進展。
文|本刊記者 周馬麗
卡迪爾·梅蒙
(Abdul Qadir Memon)
“巴中關係非常獨特、彌足珍貴”
記者:您如何評價巴基斯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其具體意義如何?將有哪些地區受益?
梅蒙:“一帶一路”建設的巴基斯坦段,被稱作“巴中經濟走廊”,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旗艦項目之一。
對於巴基斯坦而言,“一帶一路”是最重要的倡議之一。我認為這將成為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轉折點。“一帶一路”倡議發出后,中國成為了巴基斯坦第一大投資來源國。中國移動通信的第一個海外項目就開設在巴基斯坦。目前中國已經就中巴經濟走廊投資600億美元,其中部分是優惠貸款。
巴中經濟走廊對中國的意義,有一部分可以通過以下數字的對比體現出來:目前,中國60%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和非洲地區,這些石油中約80%需經由馬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運輸,全程耗時45天;巴中經濟走廊完工后,中東和非洲石油從瓜達爾港運往中國的時間將大大縮短至10天。這個時間還不到原來的1/4。
因此,巴中經濟走廊的建成,將完善中國與中東和非洲市場的連接,並提升中國能源安全。同時,巴基斯坦國內基建也能通過中國的幫助而得到顯著完善。這對兩國而言是一個共贏的機遇。一旦巴中經濟走廊完工,不僅中國和巴基斯坦將大為獲益,整個區域的貨物運輸及貿易也將受益良多。
瓜達爾港,巴基斯坦第三大港,是“一帶一路”建設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的一個端點和重要港口。瓜達爾港臨近主要石油產地波斯灣,對中國的能源戰略有重大意義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巴關係的重要性?
梅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巴基斯坦是最早承認中國國家主權的國家之一(巴基斯坦也是首個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伊斯蘭國家——編註)。巴基斯坦是唯一一個在中國不論面臨何種國際爭端時始終毫無保留地站在中國一邊的國家。我認為巴基斯坦將繼續保持這樣的立場。巴中兩國關係非常獨特、彌足珍貴。
從國民角度而言,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 Center)在全球40多個國家進行對中國好感度調查的結果顯示,巴基斯坦人對中國的好感度是所有受訪國中最高的。這顯示出兩國關係的緊密。
“一帶一路”倡議和巴中經濟走廊也體現了雙方對這一關係的重視。
記者:目前中國遊客到巴基斯坦旅行的情況如何?
梅蒙:雖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這個數字有所增加,但目前仍然沒有多少中國遊客到巴基斯坦旅行。從歷史上來看,巴基斯坦曾是中國人的旅行要道,那時,中國人需要途徑古絲綢之路來到現在巴基斯坦所在地,然後去往現在的印度及歐洲。巴基斯坦和中國有相似的文化遺產,巴國境內有許多佛教遺址,值得人們前來。“一帶一路”倡議發出后,在中國留學的巴基斯坦學生數量有所增長,目前大約2萬人。巴基斯坦人非常友好,他們歡迎中國人、喜歡中國人。
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
已收穫早期成果
記者:整體來看,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目前進行到了哪個階段?
梅蒙:整個項目分為早期、中期和長期建設階段,全部完工計劃需時20年左右。早期階段將在2018年截止,接下來將步入中期和長期階段。
目前早期階段已經完成,成果已經顯現:瓜達爾港,是巴中經濟走廊的一個端點和重要港口,由巴方交由中國企業運營43年,這個港口目前已經處於正常運轉狀態,連通瓜達爾港和新疆喀什的公路也已全線連通。部分能源項目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一個工業區將在2018年1月落成,等等。
中期階段還將打造通連鐵路及輸油管道,目前這些均在建設當中。未來還將對部分公路路段進行完善。位於巴中交界處的一段重要公路線路,目前需在冬季關閉,而如此重要的運輸線路理應能夠實現全年通車,所以目前的計劃也是對其進行完善,使其全年通車,這將對兩國都有重要意義。此外,目前負責接管瓜達爾港的中國企業計劃將港口進行擴充,將這裡變成一個區域性港口。
可以說,在目前所有巴中經濟走廊相關項目中,沒有任何一個重要截止期限被延誤,所有項目的進展令巴中雙方都感到滿意。
記者:香港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中有無特別作用?
梅蒙:香港在這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香港是金融中心,許多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國有企業都在香港有分公司,接管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的中國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就是在香港註冊成立的。香港也是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市場,中國的許多海外投資都經由香港完成。我認為這也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令投資資金快速流通的最佳途徑。所以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將繼續保持,中國也將繼續通過香港進行海外投資。
記者:中巴經濟走廊在建設過程中有否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難?
梅蒙:當然,國際上有一些人或國家不希望“一帶一路”獲得成功。但是巴中兩國都在堅定地為“一帶一路”的成功而努力。巴中兩國享有非常好的國家關係,人們常說,巴中關係“比喜馬拉雅山還高,比海還深,比蜜還甜,比鋼鐵還堅固”。因此,除了那些不喜歡中國或巴基斯坦的國家或非國家因素故意造成的損害之外,目前並沒有什麼根深蒂固的、無法克服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雖然有一些小問題,但不足以危及這個如此大規模的項目。
巴基斯坦,東鄰印度,南依印度洋,西與伊朗錫斯坦接壤,西北與阿富汗相連,東北面可通往中國新疆。巴基斯坦人口約2億,95%以上的居民信奉國教伊斯蘭教,南亞最大、世界第四大的清真寺費薩爾清真寺(Shah Faisal Masjid)坐落於巴首都伊斯蘭堡。圖為費薩爾清真寺
記者:2017年12月初,中國駐巴大使館發布重要安全提醒,稱有恐怖分子威脅要向中國駐巴機構及人員發動恐襲。人們看到這個消息可能會擔憂巴境內的安全狀況。您怎麼看?
梅蒙:由於巴基斯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且巴中經濟走廊成為“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一些國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現狀,不愿看到巴中關係繼續深化,因此他們會製造一些挑戰和恐慌,希望藉此拖慢“一帶一路”建設進程,讓一些國家不敢參與進來。因此我們認為這只是一個威脅。同時,巴基斯坦安全部門和執法機關也非常有能力,能夠保障在巴中國公民及其財產的安全。
總體而言,我認為從目前來講,巴基斯坦非常安全。
正尋求突破對港貿易三大挑戰
記者:目前巴基斯坦和香港的貿易概況如何?
梅蒙:巴基斯坦每年從香港進口大量商品,過去每年大約5億美元。2016年,這個數字升至6億左右。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民用電器、機械建造設備、移動通信設備等。
2016年,巴基斯坦向香港出口總額約為3億美元,主要商品有皮革、運動器械、紡織品、大米、海鮮、寶石及珠寶,以及少量水果和蔬菜等。
我們認為巴基斯坦對香港的出口遠低於其應有的潛力。我們希望在未來5年內這一數字能有顯著增長。這意味著我們需要解決三大挑戰。
第一個挑戰是重啟直飛航線。巴基斯坦曾與香港有直飛航班,比如有國泰航空從香港直飛卡拉奇,巴基斯坦國際航空一度也連接香港和巴境內數個城市。但後來由於經濟原因,這些直飛被取消了,然而直飛的商業潛力仍然可觀。所以我們也在推動直航的重啟,這將使海鮮、蔬菜等貨品實現空運,加強巴基斯坦與香港的貿易往來。巴基斯坦在對港出口此類商品方面有很大潛力。
第二個挑戰是推進巴基斯坦商務和專業人士來港從事業務的便利化。目前,巴方商務人士獲得來港簽證的等待期太久,通常需6-10周,而商務人士一般沒有那麼多時間等待。這令他們來港參加貿發局舉辦的活動,或任何商業會議等非常困難。之所以巴基斯坦來港簽證等待期長,根據香港入境處的說法,是由於一些巴基斯坦人來港尋求庇護或作為經濟移民(指為改善經濟狀況而移居的人——編註)。我們當然不希望香港相關部門鼓勵經濟移民,也不希望人們非法來到香港或濫用香港的庇護設施;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希望能夠令巴基斯坦商務或專業人士來港更加便利,簽證等待期能夠縮短。我有信心在不遠的未來,香港入境處會放鬆對巴基斯坦商貿人士簽證的限制。
第三個挑戰是爭取香港對巴合格食品的進口許可。香港對食品安全有一整套標準,把關很嚴格。這是很好的事情,我們也很讚同。然而出於一些原因,巴基斯坦有許多品質非常好的鮮肉產品一直無法得到香港的進口許可,對巴對港商貿產生了一定影響。目前我們已經提交了申請,也正在處理過程中。希望在2018年,巴基斯坦也能在這方面取得進展。
一旦這些貿易領域的瓶頸得到突破,巴基斯坦和香港的經貿聯繫將得到增強。
記者:目前巴基斯坦和香港的投資概況如何?
梅蒙:有一些香港企業在巴基斯坦有投資業務。在巴投資最大的香港企業是和記黃埔,主要投資於港口運營,投資總額大約10億美元;還有一些較小型的香港企業在巴基斯坦從事房地產業。
最近,兩地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我認為這將鼓勵更多香港企業對巴基斯坦進行投資,因為他們將能夠享受稅收抵免。
隨著巴中經濟走廊項目的拓展,巴基斯坦有越來越多的機遇可供企業投資。2017年11月,我帶領了一支由35名香港企業家組成的代表團到巴基斯坦考察,將他們介紹給在當地開展商業活動的相關機構及人士,行業涉及建築、布料、寶石及珠寶、皮料、製藥等,雙方開展了富有成效的討論。巴基斯坦製藥行業頗具規模,主要生產常用藥物。巴基斯坦總人口多達2億,醫藥市場相對較大。而在製藥領域,香港有更為先進的技術和知識,巴基斯坦希望能夠向香港學習。
在港巴裔社群龐大
巴籍學生爭相來港
記者:目前在港有多少巴基斯坦人?多少家巴基斯坦企業?
梅蒙:大約有35,000名巴基斯坦裔在香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擁有香港居民身份或英國國籍。香港巴基斯坦社群非常多元化,人們從事的職業領域非常廣泛,從高級銀行家到一般勞動者,絕大多數是“白領”,還有一些人從事商貿活動。這些在港巴基斯坦人在這裡生活得非常舒心,香港為他們提供了機會,讓他們可以尋找到適合他們的工作。
企業方面,大約50家巴基斯坦企業在港。另外還有許多企業是由巴基斯坦裔香港人開設,如果將這些企業也算上,那麼會達到300家。這些企業通常在兩地都有商業活動,大多數從事貿易,也有一些從事基建或房地產業。
記者:兩地的學術和文化交流情況如何?
梅蒙:目前,大約有1,000名巴基斯坦學生在香港高校學習,包括本科及研究生或博士項目。他們的專業大多是科技或工程學,一小部分人選擇會計、金融和法律,也有少數人選擇醫藥學。
巴基斯坦學生來香港學習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只有最頂尖的學生才能得到這個機會。而這類學生的成績通常也足以到全球任何國家的頂級學府學習。但是近些年他們越來越傾向於來香港,而不是之前較多人選擇的美國、澳大利亞、英國等。一是因為香港的學費較低,二是因為他們能夠感受到,世界的未來在這個地區,未來的經濟增長和機遇都在這裡。少數巴基斯坦學者教授也通過巴基斯坦政府資助來港進行研究。
文化交往方面,2017年,總領事館在港舉辦了4場巴基斯坦文化活動,包括卡瓦里(Qawwali)音樂會、蘇非主義(Sufism)會議等。還邀請了巴基斯坦音樂家演奏傳統音樂,在香港的美食節上介紹巴基斯坦美食,邀請巴基斯坦著名作家來港舉行交流活動等。雖然在組辦這些活動方面我們面臨一些資金緊缺的困難,但是我們會不遺餘力地在港推廣巴基斯坦文化。
我想強調的是,在過去20年裡,還沒有香港官方代表團到訪過巴基斯坦。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內能夠促成這一重要交往。我也一直在和香港政府相關部門及人士進行溝通。
巴國風貌:尚未被開啟的“旅遊寶藏”
記者:兩地旅遊方面的交往如何?
梅蒙:2016年,大約有24,000名香港居民來到巴基斯坦,其中絕大部分是巴基斯坦裔香港居民,僅有約5,000人是非巴裔。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是到巴基斯坦經商或從事專業技術的人士。所以目前專程到巴基斯坦旅行的香港人很少。
阿塔巴德湖(Attabad Lake),位於巴基斯坦北部罕薩山谷(Hunza Valley)。巴基斯坦被譽為擁有“七大絕美湖景”,並且各個都擁有美麗傳說。除湖泊外,巴基斯坦迷人開闊的山區景色等風貌近些年也開始逐漸為人所知,受到外國遊客追捧
香港人喜愛到世界各地旅行,巴基斯坦駐港澳總領事館也致力於推動香港居民到巴基斯坦旅行。我們首度在港推出了使用繁體、簡體、英文三語的巴基斯坦旅行推介雜誌,以及一個三語官方網站——aroundpakistan.com,希望向香港遊客介紹巴基斯坦獨特、怡人的地理風貌和文化遺址,吸引和鼓勵香港及中國內地遊客到巴基斯坦旅行。
在推廣旅遊方面,我們面臨兩個挑戰。一是負面的媒體報道令人們認為巴基斯坦非常不安全,不敢到此旅遊。我們希望通過提供全面的信息,令人們改變看法、打消擔憂。的確,數年前,巴基斯坦境內的安全問題較嚴重,但現如今已經非常安全了,因此我們希望邀請人們來體驗巴基斯坦。還有一個挑戰就是之前提到的直飛航線。有了直航,人們從香港到巴經商、旅行的便利性將大大提高,有助於我們推廣巴國旅遊業。
記者:能否推薦一個大家到巴基斯坦旅行應該去看的地方?
梅蒙:巴基斯坦境內的地理風貌豐富多彩,這裡不僅有最高的山峰——喜馬拉雅山,還有美麗的海灘、湖泊、平原和沙漠。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區,那裡有我見過最美的山地風景。如果有人不喜歡山,巴基斯坦的喬里斯坦(Choliston)等地也有非常美麗的沙漠景色,等等。此外,我個人也非常喜歡巴基斯坦的佛教遺址,這裡的許多佛教遺址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但是我要強調,巴基斯坦北部山地景色真的非常醉人。
(採訪係英文,經本刊編輯編譯)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月號
編輯:鄒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