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商領袖暢談2018:身處新時代 把握新機遇
歲末年初,辭舊迎新。2017年,香港特區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帶領管治團隊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實現了良好開局,得到香港社會各界廣泛認同。年末,香港立法會成功通過修訂議事規則的決議案,“拉布”情況有望得到適度控制,或可為市民多做點實事。因此,對新的一年,香港各界充滿期待。新的一年裡,香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哪些?本刊特邀香港政商領袖暢談他們對2018年的期盼與建議。
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 林健鋒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去年底,立法會通過了議事規則的修訂,期待新一年的立法會中,議事秩序能撥亂反正、重回正軌,令政府施政更暢順,推出更多便民利港的政策,從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作為愛國愛港的一份子,我定當堅守職責,監察政府有效施政之餘,為政府依法施政提供良方妙策,積極投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香港與國家發展的進一步融合,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而作出香港應有的貢獻。
在此,祝願《紫荊》雜誌的讀者以及全港市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新界鄉議局主席
劉業強
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新界鄉議局在新一年裡,將繼續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團結新界人齊心協力謀發展、促和諧,改善民生。
新界是連接香港市區與祖國內地的紐帶,我相信在發展過程當中,新界必定扮演著關鍵角色,新界鄉議局將一如以往,凝聚新界的愛國、愛港、愛鄉力量,主動融入香港與國家的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國家整體發展規劃,透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難得機遇,發展新界,繁榮香港,貢獻國家,並會致力維護社會穩定,履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
立法會議員、經民聯副主席 梁美芬 近年反對派無所不用其極破壞香港立法會秩序,令香港人煩厭不堪。2017年立法會終於成功修訂議事規則,撥亂反正,讓立法會有機會重新走上正軌。
2018年已經到來,期望立法會能重拾莊嚴,以及有文明、有體面、高質素的文化景象,踏實地辯論各項重大民生政策,發揮既監督亦配合政府依法施政的功能,令香港在國際形勢的大趨勢下繼續向前,把握各種機遇,配合十九大精神及國家未來一百年的發展規劃,承擔起特別行政區的歷史責任,通過各種利民政策,繼續發揮香港作為國家的東方之珠的重要角色。
立法會議員、經民聯副主席 張華峰 2018年伊始,首先祝願《紫荊》雜誌的讀者迎新氣象,萬事大吉。
2017年,港交所就爭議已久的“同股不同權”議題作出了方向性決定,容許這批過往被拒諸港股門外的新經濟企業打正旗號在本港主板市場上市,勢必成為港股今年的新亮點。我對此是充滿期望的。
早前,新經濟體股份來港招股上市一度引發全城認購狂熱。看來,新經濟股份的表現已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我們稍後能就同股不同權的執行細節達成共識,則不論是中概股或是仍未上市的“獨角獸”,均可來港大展拳腳,肯定會成為港股的一大片藍海,有待大家齊齊開發。
立法會議員、經民聯主席 盧偉國 2018年,是中共十九大之後的開局之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新時代”一詞,對於祖國和香港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說是香港未來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今年也是落實新一屆特區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之年。經民聯會積極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民生福祉出謀獻策。同時,致力讓立法會回復理性議政。
2018年,經民聯也將迎來六周歲。我們將繼續秉持“工商帶動經濟、專業改善民生”的宗旨,推動香港與內地合作,為年輕人爭取多元的發展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九龍社團聯會會長 陳振彬 2017年新一屆行政長官的首份施政報告,針對了很多大眾關心及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新政策、新構思。2018年,我們期待這些政策及措施得以具體落實,也期待政府在執行期間,樂於聆聽各持份者的聲音,務求把措施精益求精,切切實實、有針對性地幫助居民。
我也期望特區政府各司局級官員更多到社區走走。九龍社團聯會一直以來積極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愛國愛港,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我們致力深入服務社區,發揮社區穩定支柱功能,尤其關注基層市民需要。我們非常樂意擔任政府和市民之間的橋樑,在新一年增進溝通。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新家園協會創會會長及董事會主席 許榮茂 2017年,是國家和香港碩果累累的一年。我們送故迎新,歡送2017,喜迎2018,在新的一年裡,希望香港各界上下一心,社會和諧穩定,市民安居樂業,社會才能真正進步。
2018年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貧困人口問題是新的一年所面對的首要問題之一,而我也致力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回饋社會,幫助、配合政府精準扶貧,並鼓勵各界都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以更有力度。
再者,抓住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好時機,共建小康社會,一個都不掉隊。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副主任、香港福建社團聯會主席 吳良好 2018年,我們百萬居港閩籍鄉親對祖國、對香港充滿了信心、充滿了希望。中共十九大報告所列舉的多項重大決定和舉措,意味着國家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宏大前景,更多發展紅利將隨之釋放。更重要的是,中央對港澳給予高度關心與大力支持。香港各行各業都可以從中獲得巨大機遇。
香港未來應全面準確貫徹中央治港方針政策,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發揮好首要境外推進平台、創新要素集聚平台、對外交流傳播平台以及中國軟實力的展示平台,這“四個平台”作用,可以說是香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 林淑儀 2018年是工聯會成立70周年。作為本港最大工會組織,工聯會數十年來一直為市民提供適時服務。我們期盼新的一年裡,打工仔女可以有更好的就業前景、福利同保障。在新一年,工聯會也將繼續為打工仔女爭取合理權益。例如,將在今年向政府爭取完善“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及爭取人人可以受惠的退休保障綜合方案等。我們期盼這個建議可以得到更多支持。
此外,近年香港社會嚴重政治化,作為愛國愛港團體,工聯會一直堅定立場。我們希望新一年以“同心‧創新"面向未來,團結更多市民,共同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出力。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陳勇 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展望2018年,香港必須不失時機搭上國家發展的順風車,開闢經濟社會發展新天地。
現屆特區政府以“創新、互動及協作”的施政新風格,為香港迎來新氣象。新一年裡,我們也衷心期盼特區政府提升管治水平,扎扎實實紓困解難,惠民利民,同時廣泛團結社會各界,加強引導市民尤其是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國家觀念,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
全國人大代表、滬港經濟發展協會會長 姚祖輝 我們非常幸運,生活在國家高速發展的時代,國家的崛起為香港年輕人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在新的一年,我希望香港年輕人多去內地走走,我相信展示在香港年輕人面前的是一個朝氣蓬勃、充滿機會、創意無限的市場。此外,國家也在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希望我們香港人能把握政策紅利,闖出自己的事業、創出香港的未來,將香港“獅子山精神”薪火相傳。
我也會繼續幫助香港年輕人解決困難,為他們在內地爭取更多的“國民待遇”,及創造更多機會和空間,使之將來可以承擔起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擔。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張學修 2017年香港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帶領特區政府開局良好。2018年,個人對香港整體發展充滿信心,期望特區政府能夠繼續積極有效施政,團結社會各界各派,落實香港行政主導體制,維護地區法治、秩序、和諧與穩定。同時繼續推動香港各方面發展,尤其為年輕一代創造更富活力的環境。另一方面,《國歌法》、“一地兩檢"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本地立法也不容再拖。
在社會整體環境上,期望各界各派凝聚積極政治力量,切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並加強與內地經濟的互融互通,帶領香港發展更上一層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 楊志紅 中共十九大勝利召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點出了香港融入國家發展的重點,為香港搭建了一個不斷擴大的與內地合作的廣闊平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香港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十九大報告提出制定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提示,這指的就是我們香港同胞念茲在茲、多年要求的“國民待遇”。我想,在大灣區建設過程中,可以率先解決香港居民的“國民待遇”問題。這將使大灣區成為港人特別是香港青年就業創業和安居的樂土。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 郭振華 2017年香港經濟表現理想。展望2018年,全球經濟預計維持相對較快的復甦。不過,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也可能帶來不確定因素。總的而言,我們仍對香港工業的前景保持審慎樂觀。
中長期方面,特區新一屆行政長官首份施政報告中的兩項稅務措施可助紓緩中小企稅務負擔,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有利提升香港的整體競爭力。另外,國家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將為香港企業提供巨大商機。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 黃錦良 展望2018年,本人期望各方能繼續加強基本法及“一國兩制”教育。寄望政府在加強中小學生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同時,要讓學生對基本法及“一國兩制”有足夠的理解,支持“一國兩制”在港的實施。
亦希望特區教育局支持學校在專業自主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國情國史的認識,提升個人修養,建立對中華文化的自信。也期望特區政府在落實新課程時,加強對中史科教師的專業支援,提升教學效能,共同打造生動有趣的中史科課程。
此外,希望特區政府儘快就《國歌法》完成本地立法,並加強對學校相關的支援配套,藉以培養學生家國情。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月號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