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琼:以決心、團結和智慧爭取成功——回顧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的過程

|香港民建聯主席、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 李慧琼

議事規則修訂通過後,建制派議員在會場內舉手慶賀


為限制反對派“拉布”、濫用程序阻撓立法會履行職責,建制派議員經過艱苦努力,終於成功修改議事規則。在這個過程中,建制派議員展現了決心、團結和智慧。

建制派議員在2017年暑假休會期間,開始密鑼緊鼓地準備修改議事規則的方案。不同黨派的議員和獨立議員根據議會工作中與反對派交鋒的經驗,不斷進行商討,最終平衡各種考慮因素,達成共識,整理出一套全面和審慎的修改方案。扼要而言,這套方案的目標是儘量堵塞各種易被濫用作“拉布”的程序漏洞,同時顧及議員正常發言的需要,維護立法會辯論公共政策、監察政府施政的職能。

我們知道,修改議事規則是一項重要工作,在傳統上也有一套既定步驟,須經議事規則委員會、內務委員會,讓不同背景與傾向的議員有機會討論,然後才提交立法會大會進行辯論和表決。因此我們堅持按既定步驟行事,而不是抄捷徑。此舉令民意不但認同我們的目的,也認同我們的手段。與此相反,反對派在知道我們啟動修改議事規則工作後,即不顧程序,直接向立法會大會提出大批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意圖堵塞議程,阻撓我們提出的議案。這個做法與他們過去的“拉布”伎倆如出一轍,就是毫不尊重程序背後的精神,結果他們的議案理所當然地被立法會主席退回,轉交議事規則委員會討論。

李慧琼:以決心、團結和智慧爭取成功——回顧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的過程

在議事規則委員會和內務委員會討論修改議事規則的過程中,反對派採取大吵大鬧的手段,阻撓會議進行,意圖將建制派的修改議案堵死在這個階段。在議事規則委員會上,他們無視程序,自行直播會議,一些不屬於委員會成員的反對派議員則嘗試衝入會議室。在內務委員會上,他們不斷以“程序問題”為名,就會議安排等事宜進行刁難,又故意在席上站立、橫越會場、叫囂及嘗試衝向主席台。當議事規則委員會主席謝偉俊向內務委員會作報告時,反對派議員大聲起哄,有人更企圖搶奪謝的麥克風。面對挑釁,建制派議員沉住氣,頂住壓力,並有效運用發言時間,作出有理有節的反擊發言,穩步推動會議進程,最終完成了兩個委員會的審議工作。

反對派為了阻撓立法會大會審議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對提交立法會審議的大量附屬法例提出“察悉議案”。這些議案的目的是在沒有修訂有關附屬法例的情況下對其進行辯論,讓議員就一些重要問題發表意見。然而,反對派為了“拉布”,對一些毫無爭議、只涉及法例生效日期的附屬法例也提出察悉議案。按照程序,這些察悉議案在議程上排列在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之前,必須處理完畢,立法會才能進入修改議事規則的討論。我們預計,反對派利用察悉議案進行“拉布”的其中一個手法,是在有關議案辯論進入尾聲的時候突然提出一項中止辯論的程序議案,這樣反對派就可以利用該程序議案的辯論,將整個察悉議案的處理時間拖長一半。建制派決定先發制人,在察悉議案一開始就提出中止辯論的程序議案,並確保投票通過,有效地將反對派利用察悉議案“拉布”的時間壓縮了一半。

建制派修改議事規則的其中一個建議,是將立法會全體委員會的法定人數降低。由於基本法只是就立法會會議的法定人數作出規定,並不影響立法會通過議事規則就包括全體委員會在內的不同委員會的法定人數作出規定,我們深信此建議合憲合法,但仍然向外間尋求獨立和權威的法律意見,作為我們建議的一個依據。此舉為立法會主席批准、議員辯論以及輿論討論有關建議發揮了積極作用。

我們知道,推動議事規則修改,除了要在議會內與反對派鬥智鬥勇,也需要爭取社會支持。我們通過傳統媒體和網絡,廣泛向市民宣傳多年來反對派“拉布”對議會運作、民生改善及社會發展所造成的破壞,以及我們修改建議的內容。由於議會程序複雜,我們以生動活潑方式進行宣傳,務求深入淺出,讓公眾明白。此舉是有成效的,當立法會處理議事規則修改進入最後階段,民意顯示建制派站在了主動的一方,反對派扭盡六壬,也無法改變多數市民對他們“拉布”惡行的唾棄。

在立法會大會的辯論過程中,所有建制派議員緊守崗位,沉著面對反對派的惡毒辱罵和搗亂,最終成功通過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建制派議員以決心、團結和智慧,履行了對選民的承諾。這個過程也顯示,“拉布”不得人心,社會期望立法會能重回正軌,認真踏實地為市民做正事。李慧琼:以決心、團結和智慧爭取成功——回顧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的過程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月號

責編:李幸

編輯:李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