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十九大精神 推進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這表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

北京 未央

熊貓綠能全球綠色能源規劃圖


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推動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氣候變化已成為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正在採取有力措施推廣清潔能源,從而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最重要力量。

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對氣候問題的責任和擔當贏得了世界的關注和認可。“多年來中國在經濟發展、環境與氣候等多個領域展現了重要領導力,是聯合國在多邊進程中的重要合作夥伴。”這是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波恩氣候變化大會期間對中國在全球能源轉型中的突出貢獻所作出的評價。

中國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態度和決心是促使中國企業不斷前進的動力。近年來,中國企業頻頻亮相國際舞台,與世界氣候領袖企業共同探討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與措施,向世界貢獻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智慧。

如果說巴黎氣候大會是一次“決心的大會”,那麼波恩氣候變化大會便是一次“行動的大會”。2016年“巴黎協定”生效後,境外媒體談論應對氣候變化的典型案例,大都涉及中國。例如,2017年聯合國授權中國企業熊貓綠能公司設計建造聯合國SDG特製電站,全力協助聯合國推動其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發展清潔能源,

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清潔能源是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2017年,中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裝機量不斷攀升,產業化技術水平逐漸提高,光伏發電成本不斷下降。中國正從新能源大國向新能源強國邁進。

截至2017年底,中國發電裝機總量累計達17.7億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佔比達到38.1%,比2012年提高9.6個百分點,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透露,2017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約6.56億千瓦,新增裝機規模占全球增量40%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在建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非化石能源發展的引領者。

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綠色發展。要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要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要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從“打好”到“打贏”,既反映了中共中央治理大氣污染的堅定決心,也是其對廣大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

2017年,中國各地大氣環境質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污染在減輕,藍天在增多,清潔能源功不可沒。

踐行十九大精神 推進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熊貓綠能首席執行官李原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演講(朱諸 攝)


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原則,

引領“一帶一路”建設

十九大報告把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全方位外交布局的重要內容。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要“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豐富,但也面臨著生態環境脆弱的問題,因此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也要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初步估計,到2030年,沿線主要國家將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19.6億千瓦。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對推動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古特雷斯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植根於全球發展的願景。中國今天在世界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聯合國非常願意與中國一道,建好新的絲綢之路。”當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中國政府共同簽署了《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行動計劃》,將由聯合國與中國企業共同打造的熊貓光伏電站列入合作項目清單。2017年6月29日,位於山西大同的全球首個“熊貓電站”成功併網。根據計劃,未來五年會有更多的熊貓電站落地菲律賓、斐濟、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帶來綠色能源。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十九大報告對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高度重視,表明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同時十九大報告也為未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指明了道路。踐行十九大精神 推進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2月號

編輯:李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