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不要用你的眼睛看世界

文 | 楊瀾

人是容易自以為是的。我們會不自覺地去評判別人,然而自己也在被別人不斷地評判中。

楊瀾:不要用你的眼睛看世界


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我們祖先被生存需求所迫,要在最短時間內對面前遭遇做出判斷。如果前面卧著一頭獅子,我們的祖先必須在瞬息間馬上決定:Fight or Flight(搏鬥還是逃跑);如果前方出現一個陌生人,我們的祖先也必須盡快判斷:Friend or Foe(是敵是友)?為了幫助對方理解自己的本意,不致誤判,才有了諸如握手、擁抱、蹭鼻子等禮儀,以示善意。到了現代社會,我們仍然需要在短時間內判斷所處環境,決定對方是否可以做朋友、談生意,抑或是應該敬而遠之……常常顧及不到對方的感受或對別人是否公平。


我們也常常基於非常片面的信息,或者自我經歷的聯想,就在心裡給別人貼上標籤,下了結論,從而獲得某種道德優越感。不幸的是,很多時候,人們是先形成固有印象,然後不斷尋找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曾經有一次收到英國朋友蘇珊的電郵說,相愛了多年的男友格雷格(Greg,BBC前總裁,也是我和吳征的好友)最近另有新歡,而且就要舉行婚禮了!我既惋惜又氣憤!惋惜的是認識他們很多年了,他們倆人在一起時是多麼相親相愛,這下子蘇珊怎麼接受得了?氣憤的是,傳媒界這些大佬,自以為有了些身家,就薄情寡義,喜新厭舊,置多年感情於不顧。


我馬上寫了一封回信,對蘇珊百般安慰,還寫了些諸如「格雷格有眼無珠,日後一定後悔」、「天涯何處無芳草,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之類的話。回頭我還告訴吳征說:「這個格雷格真可惡,以後再也不想理他了!」結果第二天,我又接到蘇珊的電郵,告訴我,昨天的信其實是她和格雷格跟朋友們開的玩笑!他們兩個決定結束愛情長跑,「拉埋天窗」舉行婚禮了,希望愛情日日常新,永遠像對待新情人一樣對待彼此!她說看到我的回信,非常感動,一定要為驚嚇到我們致歉。讀到這裡,我真是既開心又無語,這對活寶!


避免「印象」刻板化


社會層面的刻板印象,常常被媒體和廣告利用,因為重複和加強人們的偏見,會帶來更高的收視率!可事實上,法國人就成天談戀愛?黑人就一定擅長籃球和街舞?喜劇演員就整日講笑話?富二代就張狂?刻板印象不在於有過某些「印象」,而在於我們把這樣基於少數案例的「印象」刻板化,以為它適用於一大群人。

楊瀾:不要用你的眼睛看世界


《傲慢與偏見》裡伊麗莎白對可憐的達西先生極盡刻薄挖苦之能事,最終發現事實與她的預想正好相反!儘管在書中她的愛情最終修得正果,可現實中這樣做卻可能讓本來有可能在一起的人失之交臂。我就發現不少非常優秀的女性,往往只憑男性的一些小小的舉止細節,比如髮型不時尚,或者沒剪手指甲,就對他產生反感,把潛在的交往對象Pass了。或許她覺得這是自己自主選擇的結果,但是很有可能反而成了偏見的受害者。畢竟,有些人品和個性特質要比髮型和指甲重要得多。


而且,我們自己又何嘗不需要他人的諒解與寬容呢?楊瀾:不要用你的眼睛看世界



本文發表於《知識》雜誌2017年12月號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