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通道”走來港澳代表 分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議

記者|高峰

港澳全國人大代表王庭聰(右)、崔世平(中)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高峰 攝)


3月13日8:05,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辦,港澳全國人大代表王庭聰、崔世平接受採訪,分享了他們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建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庭聰:選擇在粵港澳打造灣區是很適合的。這裡國際視野很大,多方面資源充足。交通方面,海陸和空運的基礎很成熟,國家對大灣區支持度很高。這次兩會我帶了三個建議:1.希望把港澳同胞的回鄉證細化系統,跟內地的身份證連在一起,方便在廣東工作、創業;2.稅務問題,粵港澳有4個稅制,都不一樣,希望在稅制方面儘量簡單,讓投資者更加方便;3.希望邀請國際著名大學,在粵港澳辦學,成為大學城市,培養人才,也希望香港澳門同胞多來這裡學習,並留在這里工作。粵港澳大灣區是港澳和世界創業的大好機會,歡迎大家一起到大灣區創業。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崔世平:打鐵還需自身硬,澳門擁有獨特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豐富,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既有精緻的旅遊設施,也有大型旅遊度假村和旅遊教育服務,為我們融入大灣區奠定了很好基礎:1.澳門有條件為大灣區提供貢獻。 2.在推進葡語系國家的交流上發揮更多作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3.廣東與澳門習慣相同,澳門可以在共建大灣區生活圈中有所作為。大灣區發展空間廣闊,澳門可以作出貢獻!


記者&攝影:高峰

編輯:李惟

“代表通道”走來港澳代表 分享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議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