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六點建議

記者|高峰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3月8日9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上,共有13位委員發言。在發言中,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政協主席王榮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人口聚集度高、經濟潛力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和空港群,製造業發達、產業鏈完整,極具條件成為世界級灣區,為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提供重要支撐。為此,就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他提出六點建議。

王榮委員發言

一是建立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他建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協調機構,由國家領導人牽頭,國家有關部委和粵港澳三地政府參加,統籌協調大灣區建設規劃編制及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具有突破性創新性的政策措施,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輻射帶動泛珠三角區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

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他建議,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支持大灣區先行先試,在區域內進一步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暢通流動。

三是推動協同創新打造全球創新高地。他建議,支持粵港澳聯手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大灣區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台。支持共建科技園和各類大數據平台,鼓勵高校、研究機構在大灣區建立產業研究院、孵化器。推動國家和粵港澳三方共同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金,支持科技創新和重大項目、平台建設。

四是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他建議,優化大灣區的港口、鐵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布局,共建世界級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和多向通道網、海空航線網、快速公交網,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物流設施和航運服務體系,增強整體國際競爭力。

五是推進公共服務配套銜接。港澳青年在內地就讀就業逐年增加,為此他建議,適當放寬其在內地購房限制,簡化就業審批規定,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業區,提供港澳模式公共服務。加強在建校辦學、環境保護、衛生防疫和治安管理等方面合作,共同營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

六是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他建議,加強大灣區工商界、學術界和行業協會等的合作交流。發揮各級政協大團結大聯合功能,密切與港澳各界特別是青年社團的團結聯誼,支持港澳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合力推動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港澳同胞共擔民族復興責任、共享祖國偉大榮光。


編輯:莫潔瑩

王榮: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六點建議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