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劍江:開展“民間外交” 提升國家軟實力 | 兩會建言

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潮州商會會長胡劍江

“一帶一路”倡議涵蓋“五通三同”重要內容,“五通”指的是“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我認為,“五通”中的“民心相通”是核心之一,做好民心相通可以為其他四通保駕護航。因此,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過程中,如何做好民心相通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藉助愛國華僑的力量開展“民間外交”將能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為更好地開展民間外交建言獻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除了國家的官方外交行為之外,通過開展“自下而上”的民間外交影響其他國家中更為廣泛的民眾,讓海外華僑領袖帶領華人社群參與到所在國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活動。從而與國家總體外交更好地銜接,更好配合中國外交轉型和模式創新的需求。

第二,建議在中央層面設立長效對話機制,統籌政協、統戰、僑辦等相關部門,定期在海內外舉辦中國政府與海外華裔政商領袖座談會,加強同擔任外國政府要職的華人,以及在所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華僑華人團體及企業家的聯繫,以此作為推動民間外交工作的突破口。建設一支真正愛國、有能力並願意參與民間外交的海外華僑隊伍。

第三,建議國家與愛國僑領共同設立專項基金,幫助海外華僑融入當地社會,並積极參與當地的主流社會活動。過去華僑華人更注重經濟活動,對政治活動不感興趣。但現在的海外華僑華人更踴躍參與當地政治,不僅提升了華人社群的社會影響力和話語權,保護了自身經濟利益,同時還能夠為祖籍國做更多的公共外交與民間外交工作。

第四,支持香港成為國家民間外交的平台和中心。因為獨特的地緣和歷史因素,香港與眾多海外華僑有深入地聯繫,通過香港來全盤統籌,加強交流,將對僑務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網絡社交媒體在香港較為暢通,可以通過加強網絡社交媒體建設,提升國家形象,消除外界對中國的負面認識,讓香港成為國家軟實力宣傳大使。

第五,加強海外宗親社團建設。建議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同海外各國同鄉會團體的溝通交流,透過設立聯絡點等方式,充分發揮他們在推動“民間外交”領域的獨特優勢,並通過他們影響所在國家和地區的對華政策,也有助於與所在地區民眾建立起理解、信任和友誼,為官方外交建立友好的群眾基礎,為中國的未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胡劍江:開展“民間外交” 提升國家軟實力 | 兩會建言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3月號

編輯:李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