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滬寧五點希望對香港推進“一國兩制”重要啟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昨日(3月6日)參加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就全面深刻領會十九大報告關於港澳工作提出了五個重點:一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統一起來,把維護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三是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四是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五是增強香港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王滬寧書記的五個重點涉及到“一國兩制”的方方面面;聚焦這五個重點,有助於我們堅持一個中國的底線原則,有助於把握好“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的關鍵點、風險點,有助於凝聚愛國愛港的正能量,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依法治港”關鍵是“以憲治港”

王滬寧書記指出,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有機統一起來,把維護中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有機結合起來;王滬寧書記同時指出,要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

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在同一時空下,一個國家只能施行一部憲法。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香港、澳門和祖國內地共同的憲法。對於香港來說,憲法和香港基本法共同構成了憲制秩序,維護這個憲制秩序有兩層的內涵。首先,這是中央和香港共同的責任;其次,這是香港行政、立法、司法機關的共同責任。依照香港基本法,中央對香港擁有全面管治權,在此基礎上,中央將一部分涉及到香港內部事務的權力授予香港。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是“母法”與“子法”的關係,中央與香港的關係是“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因此,“依法治港”說到底,就是要“以憲治港”,即: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治港,而不是什麼“國際慣例”,更不是港英時代的“英皇制誥”之類的東西。香港社會各界必須把這個基本常識搞清楚!

搞清楚了這個基本常識,才能分清楚哪些事情屬於“一國”之本範疇的,不可觸動!哪些事情屬於“兩制”之別範疇的,可以自主裁決;搞清楚了這個基本常識,維護中央的全面管治權,保障特區的高度自治權,才能認清界限,把握好分寸,免得“一鍋煮”、“拎不清”;搞清楚了這個基本常識,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就有信心、有底氣。試想,在世界上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分裂國家的行為都違憲違法,都要受到嚴厲打擊。難道在中國可以容忍“港獨”嗎?儘管香港是特區,但無論怎樣“特殊”,也不能“特殊”到連一個中國的前提都不要了。此乃大是大非問題,不容含糊其辭,沒有商量餘地!

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是共同責任

王滬寧書記希望香港各界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積極作為;王滬寧書記同時表示,中央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依據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的政治架構具有“行政主導”的鮮明特徵,特首具有超然於“三權”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但這並不等於說,“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僅僅是特區政府和特首的責任。行政主導,需要本港各界戮力同心、一齊奮鬥,中央政府也會以更寬的視野、更有力的舉措支持香港。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是中央和香港各界的共同責任。

從眼下的情況看,中央對香港的支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從宏觀層面看,國家“十三五”規劃早已把香港納入了“大盤子”,通盤考慮,粵港澳大灣區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誕生的;從微觀層面看,香港人士進入內地學習、工作享受國民待遇的各項政策正在逐一落實,包括住房、公積金、醫療、教育,還包括申請科研經費,等等。以前國家窮、香港富,國家沒有向香港索取什麼;現在國家富裕了,中央盡最大可能給香港送“禮包”,凡是內地居民能享受到的福利,儘量讓來內地的香港人也能享受到。這可以稱作“國家視野”、“國家胸懷”、“國家情懷”,全港社會對此有了愈來愈真切的感受。

香港的發展,最大的受益者是港人。國家在支持香港,特區政府在帶領大家努力發展香港,香港各界人士無論政見有何分歧,都不應袖手旁觀,更不能為了一己私利,幹“拆台”的事。香港這條船一帆風順,船上的人個個受益;反之,這條船出現災難,船上的人都是受害者。對此,香港各界應該形成共識。

家國情懷是全港市民應有的素養

王滬寧書記指出,要增強香港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他特別提到,這次憲法修正案有一個重要的新的提法,就是“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在憲法中加了這一句,這就是要把全體中華兒女凝聚在民族復興的旗幟下。

香港與祖國內地雖然有“兩制”之別,但同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這是任何時候、任何人、任何勢力都改變不了的事實。香港與國家的關係,絕不是僱員與老闆的關係,可以相互“炒魷魚”,而是一家人的關係,大家的思想理念、價值追求、生活質量、風俗習慣有不同之處,但心脈相通、血濃於水,任何時候都割不斷,也不容割斷!香港人作為中國人的一部分,理應有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家國情懷是全港市民應有的素養,否則,就會淪為“精神上的難民”。

最近,香港各界深切哀悼一代國學大師饒宗頤,不分界別、不分階層、不分政治立場,大家對饒公的崇敬之情是一致的。饒公一生就彰顯出濃濃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許是香港年輕人最缺失的素養。香港各界有責任引導年輕人了解國家社會文化,了解國家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讓年輕一代真正意識到香港的繁榮發展同國家密不可分,香港青年的未來同國家密不可分,從而增強對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與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3月4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參加了全國政協港澳聯組會議的討論;3月6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出席了全國人大香港代表團的全體會議。在不到兩天時間裡,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最高領導層的兩位重要成員,分別來到香港的人大、政協團組,與港區的代表、委員共商國是,充分顯示和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香港特區、香港市民的關愛和重視。王滬寧書記3月6日提出的五個重點,切中了“一國兩制”在港實踐中的關鍵環節,值得香港各界長久關注,深入思考。這五個方面的問題處理好了,任憑風吹雨打,香港這條船都能不懼風浪,行穩致遠。

(來源:大公網)


編輯:李惟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