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3月6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全體會議向媒體開放,代表們就政府工作報告進行審議。他們一致對政府工作報告予以高度評價,並積極建言獻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高峰 攝)
粵港澳大灣區是代表們最為關注的話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對此,譚志源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很好的區域優勢,是中國的南大門,是連接國家東南地區一直通往東盟各國並輻射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重要區域,大灣區的建設與“一帶一路”建設密不可分,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黃友嘉認為,大灣區有足夠規模,世界上十大港口,大灣區就占了其中三個,人口超過6000萬,且面積較大,與此同時,整個產業結構也較為完善。不僅如此,大灣區還具備“一國兩制”這一最大優勢,前景廣闊。廖長江則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要有大局意識,真正做到合作互利,要有產業分工共識,避免惡性競爭,同床異夢。陳曼琪則對大灣區的法律服務提出建議,她建議粵港澳三地法律服務團體聯合成立大灣區律師協會,三地法律團體會員自動成為大灣區律師協會會員,為他們提供有系統、有戰略的培訓,訊息互通,推動深入三地法律合作,以創新大灣區三地聯合律所,設立大灣區律師發牌制度,容許通過考核的律師,有條件提供一站式三地法律意見服務為最終目標。
“一帶一路”建設也是代表們熱議的話題。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宣導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起創辦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一批重大互聯互通、經貿合作項目落地。顏寶鈴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大都是經濟落後的國家,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而中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一帶一路”建設可以推動國家產業轉型升級,深化國家合作,促進區域繁榮。而對於沿線國家來說,“一帶一路”建設可以解決當地人口就業問題,促進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陳亨利表示,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可以做“民心相通”的引路人。香港有優秀的公益慈善的傳統,香港的慈善團體經驗豐富,國家企業可以考慮與香港慈善團體合作,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慈善項目,推動關愛社會的項目,關愛當地居民,傳播中國愛心,提升國家軟實力。
如何落實好“一國兩制”更是代表們討論的重點話題。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繼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吳秋北認為,“一國兩制”是不斷發展的、動態的進行時,新時代要在更高的要求上落實“一國兩制”,他建議國務院應定期檢查香港基本法的落實情況。他還建議,香港要加強憲法、基本法教育,對此內地也要多多給予協助。陳勇則建議,要力遏“港獨”,為免被唆擺煽動,香港人必須提升“抗獨”能力,而強化國民教育正是“排獨”的良方。他表示,在各界努力下,愈來愈多香港市民明白到“港獨”絕不可能是香港的出路,我們支持民主健康發展,但前提是尊重“一國兩制”法治原則。對於任何外部勢力插手鼓動“港獨”的圖謀、對於任何蒙混過關的分裂國家主張,我們都必須嚴防和依法懲治,防範於未然。
編輯:鄒李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