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在京召開記者會望促進兩地交往
3月6日下午,民建聯在北京召開記者會,民建聯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耀宗、葉國謙、陳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李慧瓊、梁志祥、彭長緯出席記者會。
全國兩會期間,民建聯在京召開記者會(莊蕾 攝)
記者會上,譚耀宗首先向記者介紹了自己關於做好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發展工作的有關建議。他表示,目前港人在內地生活、讀書、工作會遇到一些不便,比如港人在內地就業必須要領取就業證,而辦理就業證的手續非常繁雜,增加了港人在內地就業的難度,建議簡化港人在內地就業的手續。他還希望,能夠將港人的回鄉證作為在內地的身份證明,方便港人在內地通過電子平台購買車票和電子支付工具在內地消費。這些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工作的措施,將有利於港人進一步融入內地,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往,提高港人對於國民身份認同感。
出席記者會的民建聯成員合影(莊蕾 攝)
今年是李慧瓊首次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兩會,她在記者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中重點,民建聯一直都在思考怎樣利用粵港澳灣區發展的機遇來滿足香港市民的需求。“例如我們有一個提案,希望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立一個‘香港村’,吸引香港市民到內地居住、就業,以緩解香港的土地和房屋供應短缺的問題。”李慧瓊說。
李慧瓊認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來,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香港是國家改革開放的視窗,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為國家提供了一個對外的視窗。未來,香港要抓住國家發展的機遇,把握“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將“香港所長”與“國家所需”相結合。
葉國謙在發言時表示,作為港區的全國人大代表,應該樹立國家意識、政治意識、憲法意識,增加對中華文化和歷史的瞭解。每個香港人都應該要清楚的認識到,香港是中央政府直轄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最後,葉國謙強調,近年來國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香港如果搭不上這趟國家高速發展的列車,將是香港的損失。
編輯:鄒李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