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集團總裁王衛等港青代表談神州“追夢”故事

記者|高峰 馮琳

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分享創業經驗

3月5日下午5時,“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主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座談會上,包括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在內的6名在內地創業、求學的優秀香港青年代表生動分享了各自在祖國大地的“追夢”故事。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姚祖輝、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林積燦、吳杰莊、樓家強隨後相繼發言,結合自身經歷為港青北上答疑解惑。

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率先發言,他介紹自己在香港長大,19歲離開香港北上工作,1993年創立順豐公司。王衛坦言,自己當時沒有出色的學歷、資本、專業技術和社會關係,他有的是態度,是一種積極看待內地發展前景的正面態度。他也因此告誡香港青年人,“沒有真實接觸過就抵觸,是一種不好的態度”,應該多花時間在神州大地走走看看,要用積極的心態把握住國家給予的難得機會。

雲洲無人船創始人張雲飛,2014年作為在香港留學的留學生入選了第十一批國家“千人計劃”。經過八年的創業,他的公司做出了世界首條環保無人船,技術排名世界第三,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二。他認為青年人夢想有很多,要以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為志向,才能肩負起國家的期待,概括就是“志存高遠、夢迴中華”。

華商教育集團總裁廖伊曼,注意到了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接受職業教育學生帶來的機遇。她在會上直接向特首要支持,希望特區政府能為港生提供赴大灣區求學、就業的機會。這樣,既能幫助接受職業教育的港生找工作,又能使他們在心理上與祖國更親近。

迷你倉創始人曹肇棆、“港你知”創始人劉奮洋和北京大學碩士生蘇靖然皆表示,感謝祖國為港青提供的各項創業和求學政策,令自己的事業和學業有了更廣闊的發展。蘇靖然更集中在京港生的想法,提出希望中央和特區政府能為港青提供在內地政府部門的實習機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姚祖輝發言稱,“祖國好、香港好,香港年輕人才更加好”。他注意到,近些年在內地港青的就業選擇已經從“BAT(百度、阿里、騰訊)”拓展到“TMD(今日頭條、美團、大眾點評)”。他認為香港青年勤勞、專業又具有國際視野,希望內地公司多給港青機會。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林積燦表示,自中共十九大後中國進入了新時代,香港青年正面臨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中央政府歷來關心、關愛香港青年成長,港青可“近水樓台先得月”、“搭快車”,更應當積極把握、勇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吳杰莊,是清華大學歷史上第一位來自香港的博士後。 15年前他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獲國際大獎,但他最終放棄了去美國的機會,而選擇留在北京發展。如今,吳杰莊還在吸引、幫助更多的港青赴內地實習創業,這些經歷甚至讓許多激進的港青改變了以往的政治觀念。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林積燦回憶了二十多年前自己赴內地工作時面臨到的許多困難和不便,也因此感歎內地的快速發展。他為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就能走進祖國而感動十分幸運,也希望把這份幸福感傳遞下去,建議香港青年把握機遇、爭取機會、創造未來。

bau20200810dhd7v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姚祖輝發言


編輯:李惟

順豐集團總裁王衛等港青代表談神州“追夢”故事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