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呼籲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
記者 | 高峰 莊蕾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紫荊雜誌記者在人民大會堂採訪了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他們紛紛表示,香港應把握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
葉國謙:大灣區建設對香港發展更有利
全國人大代表葉國謙表示自己非常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他認為大灣區整個區域的經濟實力是非常強的,這一區域的發展現在各方面都很重視。把有實力的城市作為一個整體來發展,在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經驗。他進一步指出,大灣區對香港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香港的經濟比較單一,如果與其他城市綜合起來發展,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的作用,也會獲得自身更好的發展。
港區人大代表葉國謙
陳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際版的改革開放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在開幕式前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在談及粵港澳大灣區時,他表示,如果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加起來,相當於把香港擴大了100倍,這對於港人,尤其是對香港青年人來說,未來發展的空間擴大了一百倍,不再僅僅局限在一個小小的香港。
“有的朋友講,出生的比較晚,錯過了國家改革開放的黃金期,我告訴他那就一定不要錯過這次國際版的改革開放。”陳勇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際版的改革開放,每一個港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惠者,國際版的改革開放將會鑄就新的輝煌。
陳勇是民建聯的副主席,他表示,這次民建聯共有30多項提案和建議,大部分與香港的民生問題有關。例如,希望能夠將香港的回鄉證和內地的身份證統一,以便於港人在內地的創業、工作、學習和生活。“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陳勇希望,能儘快落實港人的國民待遇,為港人在內地工作、生活、讀書提供便利,這將有利於港人進一步融入內地,提高對於國民身份認同感。
港區人大代表陳勇接受記者採訪
黃玉山:在適當的時候進行修憲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在開幕式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經濟、民生、科研、醫療、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發展大有前景。
關於修改憲法,黃玉山表示,在適當的時候對憲法進行修改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修憲必將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港區人大代表黃玉山接受記者採訪
林龍安:香港融入國家發展有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林龍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李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裡面專門有一段提到港澳,講到融入與發展的問題,作為來自港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心情非常澎湃。他認為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中有很多優勢,香港各個專業的專才資源是比較雄厚、比較領先的,要讓更多的專才融入到內地的建設中來,共用國家發展的成果。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隨著滬港通、深港通以及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建設,香港金融板塊更加繁榮,在與內地金融聯通中發揮了獨一無二的作用。同時,林龍安也很關注內地的新農村建設,他表示,農村發展一直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到今年已經40周年,中國應該在完善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方面有進一步的措施,這會有利於國家整體的發展。
港區人大代表林龍安
張俊勇:充分利用好“一國兩制”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制度優勢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張俊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得到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應該充分利用好“一國兩制”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制度優勢。
港區人大代表張俊勇接受記者採訪
編輯:鄒李蕾 李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