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耀宗:早日落實港人國民待遇 | 兩會建言
譚耀宗 |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民建聯會務顧問
國家的發展近年一日千里,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未來更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吸引了不少香港人北上工作和生活。但由於歷史和制度的原因,香港人目前仍未能在內地享有完整的國民待遇,以致在內地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仍受到不少限制,這些限制既造成了諸多不便,也不利於香港人進一步融入內地,希望未來能夠儘快落實港人的國民待遇。
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表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可見,推動落實更多便利港人的措施,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政策。
民建聯早前向廣東省方面提出,希望能在廣東省先行先試,儘快對香港居民落實國民待遇。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民建聯方面亦提出了多個提案及建議案,跟進相關議題,向中央提出多項建議以落實香港人的國民待遇。
民建聯的建議主要有幾項重點,包括向港人發放內地身份證明,或考慮將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經調整後即可作為內地身份證明文件,與內地身份證有同等效用。另外,亦希望內地可放寬置業按揭及住址證明的限制,讓港人在內地進行房貸及申請服務時能更加便利。
在長者福利方面,民建聯建議統一目前各主要城市的做法,在公共交通工具及旅遊景區、景點的優惠方面給予香港長者國民待遇。
在就業方面,希望有關部門研究無須香港人受就業許可制度限制,令他們無須領取就業證即可工作。這樣可以增加香港人的就業選擇,亦可避免企業因手續繁複而拒絕招聘香港人。此外,亦建議有關部委推出措施,包括設立專屬渠道,以鼓勵及便利有志服務國家的港人加入公務員體系,及國營企業的行列,並允許香港人參軍以報效國家。這些措施不但可以增加港人認識內地事務的機會,亦可促進兩地交流和溝通。
教育方面,建議參考深圳等地的做法,讓香港籍學生可以和其他非當地戶籍學生一樣申請參加積分入學,享受當地中小學義務教育。在專上教育方面,我們建議內地部門參考內地“專升本”的安排,容許港生就讀內地主要高等院校第三年本科,以擴闊副學位學生的出路,以及更好地認識內地。
民建聯深信,推動落實港人在內地的國民待遇,可以讓香港人進一步參與到國家的發展當中,並分享到更多國家發展的成果,這對國家和香港來說,將是雙贏。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3月號
編輯:鄒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