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與師德培育

文 | 浸信會天虹小學朱子穎校長


在我而言,一間學校最重要的,不是校舍有多豪華、不是畢業生成績有多輝煌,而是教師團隊。五年前浸信會天虹小學(下稱:天虹) 只有14名教師,到了2017學年,天虹有47位教師每天盡心地教導孩子,咱們教師團隊的努力及師德,就是天虹的最大資產,能與天虹的教師團隊一起工作,亦是我最引以為傲的事。為了有效發揮天虹教師團隊各人所長,以及對教師師德的保証,我們要先為教師建立不同的工作及運作系統,就先由設計一個教師招聘系統開始。


要了解天虹的招聘設計概念,就先要了解香港教師職場的生態圈。每年的三及四月,都是學校招聘及各大師訓機構準畢業生和現職教師找工作的時間,原因有二。一、由於教育局一般在三月尾向各津貼學校發出下一年度「班級結構及教職員編制表」,各學校會檢視目前教師人手,如有沒有教師離職或退休,並按教育局核准的教職員編制,看看是否需要聘請新教師加入團隊;二、津貼學校的常額教師合約條款中,一般也是訂明了學校及教職員終止合約通知的日期為三個月,而大部份教職員的合約期,也是九月一日開始,所以僱主及僱員需於五月三十一日或之前處理好去留及新一年合約的各操作。


雖然三月大部份學校仍未有教師空缺職位廣告,但準教師們已預備好履歷表、個人教育理念及自薦信,摩拳擦掌等待寄信找工作;各現職教師如在考慮是否轉換工作的學校,一般也約了好些教師朋友,抵足夜談,細數職場上大大小小不如意的人和事,想在友人的對話中,確立自己決定「轉會」的印證。


有人說人生有兩種:「闖」的人生及「過」的人生,兩者雖然有著相反概念,但兩者間沒有錯與對。「過」的人,著重的是他的生活是否平衡,是否得到滿足,人生最好風平浪靜,不要把事情搞大,把各項目標縮小一點,平安是福。「過」的教師,每天把課程教好,功課作業仔細批改,學生問題處理得妥妥當當。外評觀課來了,希望這一天快點過去;工作繁忙至頂點時,盼望暑假快點過來。


「闖」的人,為目標天天都想要闖出更多,或許想要名和利,或許需要改變經濟狀況,但也許和「錢」無關,他可能想改變世界,追趕自己的夢想。「闖」的教師,在學校生活的確過得「不太好」,備課要把創意加進去,「度橋」再要花長一點時間,為很小的學生活動再預備大一點,然而他不介意,因他知道他現在正在為教育而「闖」,現在辛苦一點,都是為了某個目標,每個「闖」的教師目標也會不同,但當「闖」的教師聚集一起,所集合的力量足以讓學生學得更豐盛。


再次強調,「闖」和「過」之間沒有高與低,沒有對和錯,但在一個群體中,「闖」的人會認為「過」的人在浪費寶貴人生;「過」的人會認為「闖」的人在「搏出位」,罵他們才是讓寶貴人生「忙」掉了。


教師的人生怎麼過,沒有一個準確的要求,沒有可能全部教師去「闖」,因學校會變得不穩定;亦不可能要求全部教師去「過」,這亦會令學校失去變革創新的動力。可能要像《星球大戰》中所述的原力一樣,要追求的是兩股價值觀的平衡,才能發揮出學校的原力。


畢竟,每一個教師也有自己加入教育工作的目標及原因,只要確定了人生目標及方向,便應為自己作好人生規劃,讓生活變得精彩,這也是一項重要的身教,對我來說,這便是師德之道。作為學校來說,我們要在招聘的系統中,找到學校需要的教師,像投資一樣,重點不是今天這名教師能做甚麼,更重要的是學校能不能看到教師潛力,未來為學校帶來新的價值。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學校如何通過現有的系統,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合適學校一起去「闖」去「過」的教師?


一間學校要重新設計一個教師招聘系統十分困難,更何況津貼學校根本沒有資源在校內開設「人力資源」部門,當然,一些具規模的辦學團體,可能會有中央聘用教職員的操作,使招聘教師安排上節省一定的成本,同時亦可加強中央的控制。以一般學校的招聘程序而言,是由校長及副校長負責,並是先以科目的需要來找新教師。如學校在下一學年需要一名中文教師及一名英文教師,學校就會在報章出招聘廣告,先不說主修數學或常識等其他好老師連參與的資格也沒有,校方會期望合適該校的人選會剛剛好看到這篇招聘廣告,又剛剛好在限期前寄出求職信,剛剛好在學校收回500多封求職信中,被校務處職員選中編入名單交給校長,還要剛剛被校長選入面見名單,該名應徵者亦要剛剛有空在校方指定面試的時間出現在該學校,最後在十多名面試候選人中剛剛被學校選中……上述操作出現了多少個「剛剛」?要「剛剛」遇上這麼多個「剛剛」,學校找對了配合學校發展的教師、或教師找到了合適土壤成長的學校,機會率有多低你可知道嗎?站在校長角度來看,見到這個程序的問題,在招聘教師的過程仍能相信「緣份」?還是要想辦法以最低成本及最高效益的方法,建立學校的招聘教師系統?


天虹因應2014年4月擴班的需要,在兩個月之內要聘請到與學校相同教育信念,一起去為未見的教育去「闖」的12名新教師。對,天虹是需要大量「闖」的教師去扭轉當時的困局。為了主動地「配對」到合適的「闖」教師,我重新設計了招聘的程序,並決定用上免費的網上招聘平台 smartrecuiter.com 。具體操作很簡單,只要我一個人的雙手,便可以處理整個招聘工序。首先,我把天虹的基本資料輸入系統內,我從沒有寫下特定的科目要求,因要找一個好老師很難,不要因科目影響了找對人的機會,其實只要花點心神,便可以重編全校的教擔,解決這個問題。要找對合適的人,招聘廣告也要花點心思,既然香港教師的資格在教育局也有明確的要求,其實我不用再在廣告中重寫一遍。於是,我在天虹的招聘廣告的資歷要求中,只寫了一句:「相信教育可以改變世界」,同時也把招聘廣告分享到Facebook上,我深信同路人見到會有一絲的認同。


我也改變了收集求職信的方法,天虹並不接受郵寄的求職信及履歷表,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環保。每次招聘一個職位,大約也會收到500多封約4至5張紙的求職信及履歷表,浪費大量紙張,而校務處要花大量人力、物力、電費、冷氣費去開信及整理,還加重了香港郵政的工作量,每年這樣操作的話,對香港整體資源消耗浪費很大。再者,天虹也不收應徵者的電郵,因沒有系統去整理候選人的資料,我也無法在500多人中找到同行者。所以天虹只提供一個方法予應徵者提交個人履歷,就是要求他們把資料輸入smartrecuiter.com系統中,這樣一來我不用自己輸入500份資料,把輸入的工序轉交應徵者處理,我和副校長亦能一目了然地在電腦或手機上查看各候選人的資料,利用排序、分類、內部評分等功能,找到我們想面見的對象。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篩選功能,以應徵者的年齡、居住地址、教學年資、主修科目、個人興趣、義工經驗、信仰等排列出合適檢視的清單,方便整理招聘的各項工序。


由於不需等待校務處職員在辦公時間內處理信件,基本上當申請者在晚上十時按下「提交」鍵後,我便能即時在手機通知欄見到應徵者的資料,如欲約見,便利用系統的預約面談功能,即時在我和應徵者間的空檔時段預約面見。時間配合的話,由申請者提交資料到約見,不需要三分鐘已能處理,隔天便可會面了。


由於招聘的方法非常便利,申請者足不出戶,用手機也能應徵天虹的教席,誘使很多現職好師德的教師在沒有任何成本下,以不妨一試的心態,把自己的資料加入天虹這個網上人才庫,大大增加了我們找對天虹需要的可能性。


我的第一個天虹招聘廣告在2014年4月17日於Facebook發出,兩周內smartrecuiter.com系統合共收到1,281份網上申請,雖然有了方便的系統排序及整理所有應徵者資料,但面試要花的時間仍沒有減少。我和副校長倆人在1,281份申請中,一起選擇了64名應徵者進行面試。試想想,未計第二及三輪面試及試教,每名一個來面試的教師,我們約花20至30分鐘面談,合共需要用上26個小時來找12名教師,成功率只有18%,以我和副校長的時薪來計算,這個面試過程花費了大量納稅人公帑,雖然是必要,但卻不太有成效。經歷2014年這26小時的慘痛經歷後,我決定要再改良這個招聘系統設計,以更有效的方式來找對的人。


到了2015年招募教師季節,我決定在系統裡加入一個新設計,就是要求每名應徵者拍攝一段不多於三分鐘的短片,作自我介紹以及加入天虹的原因,並要求應徵者自行上載到影片平台,把連結提交至smartrecuiter.com系統內。這個設計簡單及有趣地解決了天虹更多招聘上的問題,因為在首周的招聘中,天虹校務處接到很多應徵者的電話查詢,說自己不懂得上載影片,請求校務處職員教他們如何上傳檔案。校務處職員初時不知如何回覆,但後來學會了告訴這些應徵者:「朱校長說如果在這個網絡年代,連上網自學也不會,你可能不合適當天虹的教師了。」


很多人問我,如何為在天虹做校內的教師師德的培訓,如果明白天虹招聘教師這個系統設計的話,天虹基本上不用花費太多精神及時間,去說服團隊發展共同的教育理念。拍攝短片的方法不但預先蒒選了一定數量未能應用科技的應徵者,同時亦使申請者在輸入個人資料前,已對天虹教育理念有一定認知,在確認自己想在天虹發展後,才拍片申請天虹教席。天虹2015年第一次推出拍片這個設計,由2014年1,281份申請,大大減低至459份含有個人簡介影片的申請。由於我和副校長可以先預覽了應徵者的影片,節省了校方及申請者來回面試的時間,同時亦讓校方更容易找到心宜的應徵者來面談,所以我們在459份申請中,只找來了28人進行面試,找到了7名好老師加入團隊,成功率提升至25%。這亦節省了我們選擇應徵者的成本,在面試時更集中提問有關教師個人理念的問題,找到了好師德的教師團隊。


到近這幾年,媒體及網絡對天虹的報導多了,大家也認識了天虹的教育理念,來應徵的申請減少至200份以內,但我們更容易選擇教師,每名來天虹面試的教師都能分享到自己認同天虹的地方,因我們已確立了天虹教師團隊的形象。在這個網絡時代,很多在找工作的教師都會去社交平台教師社群,匿名看看教師有甚麼心聲或秘密(Secrets),或了解一下各校的是非傳聞,更有興趣知道香港學校「黑店」名單等,想知道哪一家學校的工作量繁多,哪一家校長要求甚高。當然,天虹也是這些群組的「被討論」常客,記得有一篇貼文,提醒教師們不要加入天虹,因學校要求老師「好有心教學、好有創意」,我在坐地鐵時看到後,自己笑了一分鐘,雖然有點尷尬,但也要感謝這位匿名教師,為天虹招聘廣告宣傳外,亦為天虹排除了「沒有心教學、沒有創意」的應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