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四川訪問團出發啦!
今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香港立法會通過了90億港元的救災撥款。為增進香港社會對四川省災後重建,發展情況以及香港特區政府援建項目的深入了解,進一步加強香港與四川的交流與合作,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組織包括紫荊雜誌社、大公報、文匯報、商報、星島日報、有線電視、經濟日報、信報、明報、TVB等多家香港媒體於4月23日前往四川進行為期5天的參觀採訪。
23日下午,訪問團到達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這所學院是由香港賽馬會捐助2億元人民幣,在川大和理工大共同努力下,建成的一流災害教育的專門學院。學院的教育理念是“地球人都要有災害意識、地球人都要有災害教育”,目標將防範災害的教育普及化。
學院自創建以來,匯集了一支院士領銜的高水平教育科研隊伍,聘請了聯合國減災署總幹事瑪格麗塔為學院榮譽教授,並全職引進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卡隆基擔任學院院長。
香港媒體四川訪問團到達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
在學校的帶領下,訪問團先後參觀了物理治療實驗室、深地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災害護理實驗室、災害教育研究中心、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帳篷醫院)等。卡隆基院長向訪問團介紹道,今天訪問團的參觀路線,也將是5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訪川時,在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的參觀路線。
模擬受災環境,並飾以藍天白雲,給災難受害者進行心靈治療,圖為學院健康管理中心
學院設立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外國救援隊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學院今年設立的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外國救援隊基地”設有近30個臨時帳篷,可用作臨時救援站,當中國或鄰近地區發生災害時,工作人員可以在12至24小時內“打包”帳篷,以空運方式送到災區使用。校方表示,基地下月進入最後驗測階段,若成功通過世衛組織的驗收,這批帳篷將服務於世界各地,成為矚目的“中國力量”。
一頂白帳篷可以打包縮至左邊及腰高的白箱子,運往世界各地
紫荊記者將在未來幾日持續為大家帶來香港媒體四川訪問團的一線精彩報道。
編輯:鄒李蕾
記者 :聶偉、申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