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增教育開支用作甚麼?
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案》都是市民所關心的大事,而早前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已在立法會宣讀了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同學們又是否知道有哪些內容和你們息息相關呢?
文 |一木
陳茂波建議再增撥20億元的經常開支,以進一步實踐優質教育,措施包括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加強對幼稚園的支援、檢視和改善融合教育,以及支援學校加強推動全方位學習。
陳茂波表示,現屆政府成立之初,已承諾為教育增撥50億元經常開支,其中36億元撥款已獲立法會通過。
他亦建議,撥款25億元,推行第8輪配對補助金計劃,為獲公帑資助的10間專上教育院校開拓經費來源,促進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提升教育質素。此外,政府會邀請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考慮撥出30億元,供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透過簡便的程序申請,以推行校本課程設計和學生支援措施,以及相關的校舍改善工程和物資購置的項目。
陳茂波提到,政府會預留20億元,為有需要的公營學校加快安裝升降機,建設無障礙校園。為照顧有護理需要的學生,政府會為智障兒童學校、肢體傷殘兒童學校、以及視障兼智障兒童學校增加學校護士人手,並為視障兒童學校和聽障兒童學校提供學校護士人手。預計每年額外開支約2,600萬元。
陳茂波說,2018/19年度學年起,促進香港與內地姊妹學校交流試辦計劃將會恆常化,參與學校每年會獲發15萬元津貼,預計每年額外開支約1.7億元。他建議,2018/19年度向「資優教育基金」注資8億元,加強栽培資優學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亦會獲注資8億元,從2018/19學年起頒發更多獎項鼓勵學生在學術及非學術領域上追求卓越。
財政預算案建議,向「有需要學生」一次過發放$2,000津貼,支援學習需要,開支約7.4億元。學生資助處將於2018/19學年,向所有通過入息審查、領取全額或半額學生資助或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每人派發$2,000元。
財政預算案中提到,將為參加2019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生代繳考試費,預計開支約1億8千萬元。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做法屬一次性安排,政府將為所有考生代繳費用,即不限年齡,不論自修生或學生考生均可受惠。
為鼓勵市民自我增值,財政預算案宣布,政府會提高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現時每人1萬元增至2萬元,申請年齡上限亦會提高至70歲,並撤銷申領的時限和次數限制。
陳茂波表示,另外會撥款逾3.1億元支持海洋公園教育項目,海洋公園將向學生提供1萬張免費入場券。
綜合整理
本文發表於《知識》雜誌2018年3月號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