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為何如此鐘愛喝粥?
文◎陳建萍
陳建萍
本刊學術顧問團成員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副教授,成都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全國中西醫結合乳腺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成藥註冊評審專家,香港學術委員會專家及香港乳癌中醫康復協會會長。
2016 年「全球男女平均壽命統計」顯示,香港女性和男性平均壽命分別87.34歲、81.32歲,再次蟬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繁華而喧囂的街市,快速運轉的工作節奏,巨大的競爭壓力,寸土寸金的房價……在這種生存條件下的香港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從本期開始,本刊學術顧問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陳建萍教授將為我們介紹港人養生的秘訣。
60%香港人喜歡吃粥
香港人喜愛吃粥,並且對粥有很高的品味。在香港從餐廳、酒樓,到普通的食市都可以吃到粥。香港到處都可以看到專業的粥店,並且許多粥店鋪從早到晚都生意興隆,如上環的生記粥品專家、忠記粥品等都是這樣的情況;有的粥店在全港開有十幾家分店,如海皇粥店在香港及澳門就有20多家分店,由此可見香港市民對粥的重視度。
據悉約有60%的香港人喜歡吃粥; 而那8%不喜歡吃粥的香港人,在生病時也會吃粥, 顯示粥已被廣泛融入香港人的飲食文化之中。約有41% 的香港人習慣於早餐或隨時吃粥,約有38%至59% 的香港人習慣自己或與家人在家吃住家粥。更重要的是香港市民重視粥的養生保健、袪病延年的作用,不少的粥都有其獨特的保健功能,且價廉物美,深為香港人所喜愛。
港式吃粥與內地有許多不同之處
首先粥的種類繁多,早晚及正常都可以吃粥。如「皮蛋鹹瘦粥」、「滑牛粥」及「及第粥」、「花生豬手粥」、「滑雞粥」、「白果粥」、「田雞粥」等,較受香港市民的歡迎, 甚至不少人把粥作為正餐。



©港式吃粥
其次港式粥的配料組成豐富,有許多不同的糧食及藥食兩用之食材,包括植物類、動物類,如陳皮、淮山、蓮子、白果、肉類、魚類、山珍、海味等。其配伍的原則為根據體質、季節的不同,選擇相對應的配料 。
再有港式粥的做法不同: 包括常見的生滾粥、老火粥,一般而言粥底可放瑤柱、大魚骨和豬骨煲出來的白粥。
生滾粥的製作分粥底和材料兩個部分。從外觀上來說,粥底比一般粥還要稀些,要水米交融,米必須完全看不出一粒粒的形狀來,幾乎是全溶到水裡面了,只看到些許絮狀的米花花。做生滾粥時,先將粥底煮好備用, 到吃時再加入相宜的食材。而老火粥則是將所有食材與米一起煲,其味濃郁。
第四,器俱選擇與時間不同。「煮必瓷罐,勿用銅鍚」,煮粥的器具砂鍋、搪瓷鍋最佳,切不可用鐵鍋、銅鍋等金屬器具,且煮粥的火候以及時長也極具講究, 北方在此方面則相對隨意。
第五,食候。一般而言粥宜空腹食用,或作早、晚餐,正餐亦可。作為輔助治療疾病時則不限,如中醫服桂枝湯後,再服熱粥以助藥力。



©粥的養生
粥的養生保健治療作用
粥被古今醫家視為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手段之一,被譽為養生第一佳品。
粥為半流質,較易吞服與吸收,不傷脾胃,即使是體弱者或老人亦可食用。
不同的粥因包含了不同的藥食同源的材料,具有食療養生、合理搭配具保健的功能,如與健脾、補腎、補益氣血的食材同時使用,在具有補益脾腎、滋養氣血的保健延年益壽作用的同時也可治療一些疾病, 如治療腹瀉、外感、定喘、暖胃、行氣等 。
《中國日報網》(2016-09-26)刊登了一篇哈佛大學對10 萬人進行長達14 年的研究發現,經常喝粥可起到養生長壽的作用。香港人對粥熱愛,將粥融入了養生保健的生活方式之中,達養生保健、延年益壽之功。香港人的長壽,愛吃粥也是貢獻因素之一。
編輯:鄒李蕾
本文發表於《紫荊養生》雜誌2018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