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大數據規劃未來?

文 |林詩倍

有些同學及老師在搭乘路面交通工具上學、上班時,是否會為了準時到達而提早出門?若我們利用Google地圖等相關app,便可實時監察交通情況,分析路途時長,說不定遲出門比早出門更快抵達目的地。「大數據之父」、阿里巴巴前副總裁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會專家合夥人車品覺指出:「這就是大數據。」他將在本期與大家探討大數據之實際應用,向同學們簡單地介紹如何利用大數據規劃未來。

在車品覺看來,地圖app能取用大量的、來自不同層面的數據做分析,令得出的結果比一般的數據分析更全面及深入。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也涉及大量數據,若能用好這些數據,也能為年輕人帶來更大的發揮空間。

一般而言,現在中學所推行的生涯規劃教育通常會運用外在環境數據,如與性格及成績相關的測試,但得出數據較零碎,只能提供較淺層的參考。他說,若能將學生的校內成績、校內外行為特徵、LinkedIn等求職網站的職場成功歷史路徑、甚至學校本身對學生的影響等不同因素的客觀數據運用起來,有助推動年輕人思考未來的齒輪。在指導、教育學生規劃生涯時,老師責任重大,因為他們最有機會接觸學生各方面的數據,所以更需要明白哪些數據最為關鍵,例如學生的課餘活動,不能只是簡單地登記活動次數,更需要記錄活動對學生的影響。當收集了大量數據之後,再運用不同形式及層面的數據作分析,便能更有效地找出影響學生生涯的「小螺絲」。

而另一方面,車品覺認為評估也不應忽略學生未涉獵的範疇。大數據微細及精密,能優化現有生涯規劃教育的不足,例如,一位擅於唱歌的學生,除了要學歌藝,也可以從旁觀察這位年輕人在觀看其他藝術演出時的面部表情、專注度、情感波幅等數據,若各方面數據顯示突出,則意味著他在其他藝術活動上亦具備潛質,也能助他發掘更多可能。

如何利用大數據規劃未來?

車品覺

正如車先生所言:「若能將觀察的資訊變為數據,就可以帶來改變。」阿里巴巴及淘寶的成功在於運用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行為,從而制定有效的銷售手法。而根據政府審計處2016年4月的數據,香港生產總值的92.6%均來自服務業,涵蓋範疇極廣。有志投身服務業的年輕人想知道如何裝備自己的話,可利用大數據,令自己對該行業有更深的認識,不僅要了解工種及工作性質,更需要知道進入該行業需要甚麼技能及素質。若同學們計劃在其他行業發展,大數據依然能發揮效用。如何利用大數據規劃未來?

(作者是青少年生涯發展及研究專業協會(ALDER)創辦人及創會會長)


本文發表於《知識》雜誌2018年3月號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