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三地智慧 共謀灣區發展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在香港舉辦
參與論壇嘉賓合影
論壇現場
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粵港澳三地智庫的先行作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香港明匯智庫、香港紫荊雜誌社及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於今天(4月25日)在香港共同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主題為“‘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三地及內地的專家學者、政商界人士共300多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願景。
論壇上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2018》藍皮書、《粵港澳大灣區智庫發展報告2018》的首發儀式。這兩本研究報告匯集了粵港澳大灣區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三地智庫的建言獻策,具有較強的理論價值和實踐作用。
出席論壇的主禮嘉賓有: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珺,國務院港澳辦港澳研究所副所長何德龍,中聯辦研究部副部長王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明匯智庫主席曾智明,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楊勇,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李彤,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鄭耀棠,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學生活動基金會主席龍子明,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明匯智庫榮譽顧問蔡毅,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盛國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張俊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高鋒集團董事局主席吳傑莊,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袁俊,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主席陳健文,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工商總會特邀榮譽會長鄭卓標,紫荊雜誌社副總編輯刀書林,明匯智庫榮譽總監曾淵滄等。
來自粵港澳以及內地的專家學者在論壇上,圍繞“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協調機制創新、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灣區意識培育、產業分工與協作、金融協作平台建設、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機制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討,提出了許多具探索性的意見建議。
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是重大機遇也是重大挑戰,極需理論準備、戰略謀劃和協同創新。粵港澳三地智庫的主動參與、協同發展、互利共贏顯得尤為重要。只有進一步凝聚共識,創新模式,整合資源,明確定位,才能打造國際一流灣區。灣區建設,智庫先行,粵港澳三地智庫要成為政府與公眾溝通的橋樑,為深化粵港澳合作、引導灣區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專家學者還倡議,要融匯三地智庫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聯盟”平台,推動成立大灣區智庫合作發展基金,建立合作項目資助制度;要發揮大灣區開放功能,構建全球人才合作交流平台。
責編:王昊、李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