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奇峰三千 秀水八百
張家界市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城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在1992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張家界以其獨特的地貌和美景,吸引著中外遊客紛至遝來。
文|湖南 曾韋棟
奇麗壯觀武陵源
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以“峰奇、谷幽、水秀、林深、洞奧”為風景特色,被譽為“擴大的盆景,縮小的仙境”。397平方公里的土地樸素無華,孕育了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岩峰林峽谷地貌——“張家界地貌”。伴隨著中國旅遊發展的鏗鏘步伐,“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武陵源合著追夢的節拍,先後摘得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5A級景區和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等多項桂冠,成為湖南開放的窗口,迎賓的客廳,美麗中國的新名片。
金秋禦筆峰(張勇 攝)
禦筆峰是武陵源砂岩大峰林風光的標誌景點,堪稱天下一絕。山谷中數十座錯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遙沖藍天。日照霞染生輝,雲霧湧動時隱時現,春月透過花叢,五層峰巒相迭。世人用詩句來描述禦筆峰的神來之韻:“試看西海雲霧中,禦筆峰端指長空。奇峰異石觀景台,三山五嶽敗下風。”
寶峰湖被稱為“世界湖泊經典”,地處武陵源風景區的核心地帶。它是一座高峽平湖,四面青山,一泓碧水,風光旖旎。寶峰湖水深72米,長2.5公里,以其秀麗的湖光水色與幽野的洞天情趣成為武陵源水景風光的代表之作,是張家界景區唯一以水為主的景點。 在湖中漫遊,還可以見到湖心島上的一些佳景,如“仙女照鏡”、“高峽平湖”、“金蟾含月” ,各有特色。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這裡,土家族、苗族、白族等16個少數民族創造了優秀的民族文化,特別是以溪布老街、畫家村等文化街區,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周,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土家文化民俗節等節慶活動,《魅力湘西》《煙雨張家界》等旅遊演藝節目為載體,向廣大中外遊客展示了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宿風情,書寫著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傳奇。
大峽谷雲天渡玻璃橋 (宋戈 攝)
鍾靈毓秀天門山
天門山是張家界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海拔1,518.6米,是張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之一。長久以來,天門山不僅以其神奇獨特的地質外貌、秀美無比的自然風景令人矚目,更因其深遠博大的文化內涵、異彩紛呈的人文勝跡聞名遐邇,被尊為張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
天門山山體孤峰高聳、氣勢臨空獨尊,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懸於千尋素壁之上,成為奇絕天下的勝景,也成就了當地深厚、大氣的“天文化”和“仙山文化”。天門山是張家界的第二個國家森林公園,山頂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次生林,一年四季野趣盎然,加之溶丘石芽遍布,奇石秀木結伴而生,猶如神仙造就的盆景大觀園。占地萬餘平方米的天門山寺,自明朝以來香火鼎盛,是湘西的佛教中心。“天門洞開、鬼谷顯影、獨角瑞獸”等六個千百年來的難解之謎,更是為天門山渲染著撲朔迷離、神秘出塵的氣氛。
天門山的旅遊交通設施堪稱驚世之作,為遊客帶來充滿震撼的旅遊體驗。“天門山索道”、“通天大道”、“天門洞”、“空中盆景花園”被譽為天門山四大奇觀。
天門山索道,是世界最長的單線循環式客運索道,長7,455米,高差1,279米,將帶遊客從現代城市氛圍直接投入原始空中花園的懷抱。索道運行途中風景變化萬千,遊客能有猶如淩空飛仙般的神奇體驗,又如融身於一幅壯麗的山水畫長卷。
被稱為“通天大道”的天門山盤山公路,全長不到11公里,海拔卻從200米急劇提升至1,300米,大道借山勢扶搖直上,九十九彎彎彎緊連,層層疊起,宛若飛龍盤旋,直通天際,令人歎為觀止,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
天門山鬼谷棧道 (李冬群 攝)
天門洞,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嵩梁山千米峭壁轟然洞開,玄朗如門,成為天下罕見奇景,嵩梁山亦由此改稱天門山。天門洞為南北對穿,門高131.5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態勢崔嵬,影落滄溟北,雲開鬥柄南,宛若一道通天的門戶。這一勝景,吸引著歷代帝王官宦、隱賢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來探訪遊賞,歷經世代累積,形成了天門山獨特厚重的“天文化”。2006年,“俄羅斯空軍特技飛行表演活動”在天門山舉行,蘇–27重型戰鬥機和俄羅斯空軍勇士在天門山上空又一次譜寫了驚天傳奇。
(作者係張家界市旅遊和外事僑務委員會副主任)
本文刊登於《紫荊》雜誌2018年5月號
編輯:鄒李蕾
紫荊邀你一試
全港首個免費網上補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