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鍾國輝:打造“中國品牌”優質鋼材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
2017年6月,24名香港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給國家主席習近平寫信,表達參與國家創新發展的願望。2018年,香港已經擁有6家工程技術中心香港分中心和1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作為試點單位,信中反映的國家科研項目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科研儀器設備入境關稅優惠問題均已經得到解決。
今天,紫荊新媒體記者採訪到中國國家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學術發展),著名的學術、科研工作者和結構工程師鍾國輝教授,他首先感謝國家科技部給予香港分中心資金、人才培訓、技術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並表示未來將更多與內地的鋼結構企業和鋼材企業合作。
鍾國輝教授接受採訪
鍾國輝教授於2015年10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任命為中國國家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
鍾教授表示,最新政策將促進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基建項目的發展。他說,香港分中心很快將會與廣東省合作,因為100多家高水平的鋼鐵工廠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未來亦希望分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落地發展、大力推動中國優質鋼鐵在海外工程的應用、推動“中國品牌”“走出去”。鍾教授透露,這是香港分中心下一步的重要發展方向。
鍾國輝教授介紹“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實驗室
展望未來,國家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沿路基建發展不斷,興建高鐵、車站、高樓,動輒數以萬噸鋼材計算,加上內地許多地方包括粵港澳大灣區亦有很多大型基建工程,設計一整個基礎建設網絡的建設,都涉及鋼結構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應用將具有廣闊前景。
當問到中國鋼鐵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及解決方案時,鍾國輝說,中國鋼鐵行業正面臨產量過剩和鋼材品質的挑戰。若需緩解內地鋼鐵產能過剩的現象,大量出口國產鋼材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唯需解決鋼材標準偏差別、質量參差等問題。香港分中心透過鋼材質量及結構的先進研究,建立能與國際接軌的鋼鐵建造規格指標,提升國家鋼材質量,支持鋼材生產架構重組,集中資源生產優質鋼材,落實產業升級,打造“中國品牌”優質鋼材。
鍾教授介紹《歐盟標準等效鋼材設計應用》專業技術手冊
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於2015年10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技部批准在香港理工大學成立。香港分中心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和建造業議會的大力支持,是香港唯一一個被指定為促進香港建築業研發和工程應用的香港分中心。香港分中心旨在匯聚香港建築業界力量,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基建工程設計中心,同時推動中國內地發展成為國際基建工程建設中心,真正做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香港分中心在鋼鐵鋼構設計標準方面積澱了深厚的經驗。香港分中心多年來致力於向國際建築業推廣使用中國標準製造的鋼材,以及向內地介紹國外鋼材及鋼結構建造的先進經驗。2015年,香港分中心先後出版了《歐盟標準等效鋼材設計應用》、《歐標EN1993-1-1鋼結構設計技術指引》兩本專業技術手冊,將歐標鋼結構設計有系統地闡釋及解說,並指導業內人士如何在基於國外規範的結構要求下,利用中國鋼材進行結構設計及建造。
記者 & 攝影:李惟、莫潔瑩
編輯:李惟
相關閱讀:
-
習近平對在港兩院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
-
“新時代 新機遇”內地與香港創科合作研討會在港舉行
-
“電動車之父”陳清泉:香港科學家應在國家科技發展大潮中找到自身廣闊空間
-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香港與內地的科研合作取得突破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