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圓滿落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蒞臨香港會展中心,參觀“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
5月11日,由紫荊雜誌社聯合香港僑界社團聯會、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主辦的“人民總理周恩來——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在香港會展中心圓滿落幕,為期四天的展覽共吸引近3萬人次入場參觀。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王志民,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謝鋒,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楊健等官員蒞臨展覽現場。
林鄭月娥在自己的Facebook頁面發表了觀展感受,鼓勵大家踴躍參觀。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香港政制與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香港商務與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等官員在百忙中抽空來到香港會展中心詳細參觀了展覽。
展館內人頭攢動 好評如潮
接連幾日的陰雨天氣並沒有影響觀眾的觀展熱情,許多觀眾在早上開館前就已在門外等候。他們紛紛表示,此次展覽非常有意義,通過此次展覽加深了對一代偉人的認識和了解,被周總理為民族崛起而奮鬥終生的精神和勤政愛民的高尚品格所感動,把周總理當作自己學習的楷模。
83歲的李先生在展覽最後一天專程從深圳趕來香港觀展,“我在深圳的報紙上看到紀念周總理誕辰120周年展覽的報導,就從深圳趕過來了,轉了好多趟車才到,雖然很辛苦,但是我覺得很值得。”在談到周總理時,李先生說,“周總理太偉大了,一生為人民服務,是人民心目中的好總理,我很敬佩他。”
香港市民陳寶紅先生在進入展館後,首先來到周總理的塑像前深鞠三躬。 “在我心中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陳寶紅激動的對記者說。
展廳內人頭攢動
市民黃女士向記者表示,之前對於周總理在外交方面的成就有所了解,來看了這個展覽之後才知道原來取得這些成就的過程是這麼的不容易,特別令人感動。
“真沒想到在香港舉辦紀念周總理的展覽會來這麼多觀眾。”來自淮安周恩來紀念館的講解員謝美霞說,只要她一開始講解,周邊的很多觀眾都會圍過來,聽得特別認真。 “許多年長的觀眾經歷過那個年代,對總理有特殊的情節,昨天有位拄著拐杖的老先生聽著聽著眼眶就紅了。我平常在淮安講解的時候,不少觀眾都會聽的很感動,沒想到在香港也會有這樣的效果。”謝美霞對記者說,有兩位太太在看完展覽之後向她詢問從香港怎麼去淮安,他們表示參觀了此次展覽以後很想再去淮安的周恩來紀念館看看。
觀眾回憶與周總理的故事 情真意切
在前來參觀的觀眾中不乏有一些曾經見過周總理的人,他們向記者講述了當年見到周總理的場景。
前來觀展的鄭松先生告訴記者,年輕時他在北京見過周總理,“當年我為去北京進行訪問的印尼代表團做翻譯,有一天代表團在等待周總理的接見,我開門出去的時候正巧碰到周總理進門,我當時就愣了,沒有叫他,也沒有跟他握手,每次想起這件事,我都感到很後悔。”說到這,鄭松留下了眼淚。鄭松特意帶著自己畫的周總理的肖像來到展覽現場。 “這幅畫是我在周總理去世後第二年畫的,一邊流淚一邊畫,畫完覺得不滿意又改了好幾次,畫了三天才完成。”
觀眾鄭松先生帶著自己畫的周總理的肖像來到展覽現場
記者註意到,鄭松從上午十點進入展館參觀,一直到中午一點多才出來。 “這次展覽很有意義,我在裡面看了三個多小時,展板上的每張照片我都拍了,回家再慢慢看。”鄭松在離開展館前激動的對記者說。
80多歲釋自在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與周總理的故事。 1958年夏天,他與幾個留學生同學相約到頤和園公園遊玩,正巧碰見周總理和隨員們在公園散步。 “我們都很興奮,但不敢貿然上前打招呼,正在猶豫之際,周總理走過來主動跟我們攀談起來。我們就介紹了自己的姓名和就讀學校。周總理和藹地說,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為人民多作貢獻。隨後周總理吩咐隨員逐一把我們的名字、學校記下來。那之後連續兩年春節,總理辦公室都邀請我們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宴會。”釋先生回憶道。
與釋先生一同來觀展的陳老先生也回憶了當年見到周總理的場景。當年在廣州讀書的陳先生,在夾道歡迎伏羅希洛夫的隊伍中,親見周總理與伏老並排站在紅旗牌敞篷車上,“周總理將手中的鮮花拋向人群上空,人們歡呼聲四起,真為周總理的親民舉止所感動。”陳先生回憶道。
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陳先生把當年與周總理的故事寫了下來,“本來準備寄給淮安周恩來總理紀念館,現在正好有這個展覽,就把這封信帶來了,希望由你們轉交給紀念館。”釋先生說。
近千名香港學生參觀展覽
此次展覽不但吸引了眾多年長的觀眾,也受到了許多香港學生的關注,包括來自皇仁書院、伯裘書院、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將軍澳香島中學等眾多學校的近千名學生前來觀展。
保良局林文燦英文小學的陳籽攸同學在展廳內一邊聽講解,一邊在本子上做筆記。 “之前我對周恩來總理並不了解,通過這個展覽我了解到他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這個展覽很有趣。”
香港小學生正在認真聽講解員的講解
六年級的褚芷寧同學在觀展之後表示收穫非常大。 “之前上課的時候聽老師講過周恩來總理,知道他是一位一生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人士。今天這個展覽讓我對周總理和祖國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看到周總理為國家付出了那麼多,我很感動。”褚芷寧動情地說。
“我們學校的學生經常會參加類似的活動,我們很支持國民教育。” 帶領學生來參觀的畢錦龍老師對記者說,“這些學生之前通過課本、電影等渠道對周恩來總理有所了解,現在過來看看,會讓他們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
學生導賞員收穫頗豐
此次展覽期間擔任導賞員的是由“香港學生活動委員會”遴選的140餘名優秀香港中學生,他們在展覽前接受了從淮安周恩來紀念館遠道而來的專業講解員的培訓。展覽現場,他們用粵語向香港觀眾進行整個展覽的解說。學生導賞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導賞了解到更多周總理的生平事蹟,從而加深自己對歷史的認識。
來自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的郭綺雯是此次展覽的學生導賞員之一,為了能更好的為觀眾進行導賞,她在展覽之前除了接受培訓之外,還在網上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在談到有何感受時,她表示擔任此次展覽的導賞員使她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對自己來說很有意義。 “比如當我看到田漢等人陪同周總理、賀龍副總理觀看話劇《文成公主》後接見演員”的照片時,我就查了一下田漢是誰,因此了解到田漢原來就是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詞人。 ”郭綺雯說,在導賞的過程中從很多觀眾身上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很多觀眾會與我互動,向我講述他們在那個年代經歷的事情,很多都是在課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這幾天的導賞讓我收穫很大。 ”
學生導賞員正在為觀眾講解
擔任學生導賞員的麥同學看到記者在採訪便熱情的圍上來說他也想說兩句。 “之前對於周恩來總理的了解僅限於表面,通過這次導賞讓自己對周總理和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僅如此,通過這次導賞還讓我學會瞭如何隨機應變。”麥同學說。
“很多觀眾都會與我互動,印象最深的是在南昌起義的那副油畫前,有位觀眾給我解釋了當時在什麼地方發生了什麼事,以及為什麼軍隊要帶上紅領巾。”導賞員鄭同學表示,通過與觀眾的互動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對歷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受益匪淺。 “每當觀眾聽完我的講解跟我說謝謝的時候,我都感到很有成就感。”鄭同學興奮地說。
記者:莊蕾
攝影:李敏聰、全毅宇、李幸
編輯:鄒李蕾、李惟、莫潔瑩、高健
相關閱讀:
-
董建華夫婦參觀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
-
特首林鄭網上發帖鼓勵參觀周恩來紀念展
-
林鄭:周總理畢生為民,是公僕典範——行政長官出席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開幕禮致辭
-
王志民在“人民總理周恩來——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開幕禮上的講話
-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蒞臨“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
-
淮安市委宣傳部部長周毅,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局長孫曉燕蒞臨周恩來展覽
-
皇仁書院等多間中學參觀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展覽(圖集)
-
周恩來紀念展開幕 逾百中學生任導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