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在四川成都出席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致辭
5月11日,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共同出席川港合作第一次會議。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出席會議
香港特區代表團與四川省主要領導在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三樓天府廳舉行見面會(來源:大公網)
尊敬的彭清華書記(四川省委書記)、張曉明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王志民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各位代表團成員:大家早上好!我十分高興與彭書記共同主持今天的“川港高層會晤暨川港合作會議第一次會議”。首先,我謹代表特區政府衷心感謝四川省人民政府為這次會議所作的精心安排,感謝中央人民政府對這次會議的高度重視,也感謝港澳辦張曉明主任和中聯辦王志民主任親自出席,為川港合作添上光彩。川港交流素來密切,兩地不但經貿往來頻繁,特區政府亦早於二○○六年在成都設立服務西部地區的辦事處,特區從二○○八年至二○一六年長達八年參與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為雙方加強合作關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去年八月,我與尹力省長在香港會面,雙方同意建立川港全面合作平台。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並經過雙方在過去九個月的努力,促成了“川港合作會議”今天正式成立。按照機制安排,“川港合作會議”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分管港澳事務的副省長共同召開,按需要不定期舉行會議。展望未來,我完全同意彭書記剛才說的幾點,我也建議川港聚焦三個方向深化合作。第一,是共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主席去年七月訪港時肯定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優勢和作用。去年十二月,我與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北京簽署了《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聚焦金融與投資、基礎設施與航運服務、經貿交流與合作、民心相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加強對接合作與爭議解決服務六大重點,訂定具體建議,讓香港充分發揮在“一國”和“兩制”下的獨特優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四川是國家西部重要的經濟樞紐及金融中心,位處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對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有策略重要性。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在各地市場建立了廣泛的聯繫,亦擁有大量熟悉國際法規的專業人才,可為四川提供“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所需的投融資及專業服務支援。我們期望與川方攜手,推動兩地企業建立策略夥伴關係,聯合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此,特區政府已邀請四川省組織代表團於今年六月來港參與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可因應四川企業的項目需求,安排參加投資及商貿配對環節,以及“一對一項目對接會”,讓川港企業合作,併船出海,共拓商機。目前,四川正積極構建國際國內互聯互通的大通道,當中,成都市正大力推展地鐵網絡建設,而建設中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更是國家“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香港在建設、管理和營運機場和鐵路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以及與國際接軌的管理制度和專業人才,可以為四川提供相關服務。我很高興知道在稍後的“四川—香港投資與貿易合作交流會”上,港鐵公司將會與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簽訂備忘錄,加強地鐵建設管理、物業發展和軌道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合作。此外,香港機場管理局將與四川省機場集團加強航空領域專業人才交流,預計今年約有60名四川的機場員工來港參與香港國際航空學院的課程。第二,是把握“雙創”發展機遇。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亦明確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特區政府有決心大力發展傳統產業以外的新興產業,並確定創新及科技和創意產業是具優勢、有潛力的產業,既可推動經濟多元發展,也可為青年人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有利於與國家發展銜接。在創新及科技方面,我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已定下方向,特區政府正按着包括研發資源、匯聚人才、提供資金、科研基建、檢視法例、開放數據、政府採購和科普教育的八大方向加強創科發展,並投入所需資源。四川作為國家創新型省份試點,正積極推動創新型企業的發展。我們歡迎四川的科創機構,利用香港在科研、國際化、信息基建、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優勢,達致互利共贏。我們亦鼓勵川港大學和研發機構繼續加強交流和合作,加快高新科技技術及產業發展。目前,我們與科技部正商量建立聯合資助研發機制,待計劃落實後,川港科研人員將有更多機會開展研發合作。為提升香港作為環球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吸引高增長的新型及創新產業公司來港上市,讓香港市場發展更多元化,香港交易所於今年四月底實行新的上市制度,期望香港能成為孕育創新公司的搖籃。我們相信香港在上市方面的改革,將可滿足四川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需求。與此同時,香港作為亞洲創意之都,正積極加強與海內外設計城市的聯繫,當中與四川設計業的合作甚具潛力。很高興知道在今早稍後的“四川—香港投資與貿易合作交流會”上,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理委員會和香港設計總會等參與方將就“川港設計創意產業園”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打造以文創為核心,以設計、音樂、影視等為外延的創意產業平台。期待有關項目可推動川港設計創意產業的專業交流和深度合作。
第三,是促進“民心相通”。從去年八月起,在港澳辦的協助和統籌下,中央有關部門已出台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發展的具體措施,充分體現“十九大”報告中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方向。我十分感謝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不少便利措施,例如安排在四川就業的港人可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為四川的香港學生提供義務教育等,已陸續在四川落實。我很高興四川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很快要推出服務在川港人的“一站式”網上諮詢服務平台,就不同的便利措施提供資料,相信措施將進一步便利在四川生活的香港人 。青年是社會的未來,培養香港青年人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感謝四川省政府一直以來為香港青年赴四川實習和交流提供方便,使各項在省內舉行的計劃得以成功舉行,特別是去年夏季舉辦的“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年實習計劃”。在省政府的支持下,今年預計超過600名香港青年可透過特區政府的資助計劃到四川省實習和交流。我期望川港繼續並肩做好青年發展工作,也很高興知道稍後的“四川—香港投資與貿易合作交流會”上,將舉行“川港青年交流計劃——巴蜀文化之旅”啟動儀式,促進兩地青年交流。文化藝術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因應香港特區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於今年年底落成啟用,我期望雙方加強戲曲文化交流。為此,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組團訪問四川考察川劇發展,特區政府也將適時邀請四川省川劇團赴港參與我們的“中國戲曲節”。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在此際提升川港合作層次,別具意義。期望川港雙方以創新、務實以及“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方式,聚焦重點領域,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新格局。我衷心祝願今次會議圓滿成功,取得豐碩的成果!謝謝大家。
(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編輯:鄒李蕾
相關閱讀:
特首林鄭網上發帖鼓勵參觀周恩來紀念展
林鄭:周總理畢生為民,是公僕典範——行政長官出席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香港)大型展覽開幕禮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