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生赴境外留學的經濟分析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內地經濟形勢的向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境外留學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特別是近年,境外留學人員有增無减。據統計,內地2015-16學年赴美留學人數突破100萬,隨之興起的留學產業也層出不窮,但隨著就業難的問題加劇,留學生回流就業也不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其就業期望薪資和就業壓力加大構成了越來越大的矛盾,尤其是商科學生,近年來的留學成本與工作薪資回報嚴重不平衡。留學是否是一項正相關的投資?國家和社會應怎樣引導理性留學?要解决這些問題,就要分析留學熱的具體原因,追蹤留學生日後的發展。本文希望通過實證調研和成本收益分析的方式,提醒家庭和社會,應綜合考量留學的成本收益和日後發展,謹慎選擇留學之路。

內地學生赴境外留學的經濟分析

在眾多留學目標學校中,位於美國的學校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歡迎,成為留學首選,英聯邦國家緊隨其後,中國香港的佔比也有小幅度提升。圖為英國教育展會場,會場聚集近萬名有意出國留學的學生及家長


內地留學生現狀

  隨著國家政策放寬,越來越多的內地家庭選擇送孩子留學以增長見識。據統計,從改革開放到2015年底,內地累計出境留學人數達到404.21萬人次,年均增長率19.06%(教育部《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5》)。同時,回流人數也不斷增加,從1978年的248人,增加到2015年40.91萬人,累計回流人數達到221.86萬人,年均增長率22.46%。

內地學生赴境外留學的經濟分析


  商科作為中國學生的首選留學專業,2017年的熱度較2016年再次有了明顯提升,佔全部留學專業的33%,可見專業扎堆的現象依然非常嚴重。除商科外,2017年傾向選擇工科專業的學生比例也有所提升,而文科、理科、藝術類以及醫科的所佔比例則有不同程度下降。

  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學就讀本碩階段,在新東方教育發布的2017年《中國留學白皮書》中可以發現,受訪的大部分留學生計劃在本碩階段出境深造,本科是最受歡迎的留學階段。而在眾多留學目標學校中,位於美國的學校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一致歡迎,成為留學首選,英聯邦國家緊隨其後,中國香港的佔比也有小幅度提升。

內地學生赴境外留學的經濟分析



  留學費用方面,以商科為例,表二為留學人數最多的碩士階段出境留學的費用統計。表中可見,一年的留學支出大概在15到40萬人民幣不等,對於大部分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在英國或香港地區留學是完全可以負擔得起。因此,儘管出境讀研的費用遠遠高於在內地讀研,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觀念的變革,加之出境讀研時間較短、可以減緩就業壓力的優勢,仍然有很多家庭願意支付這一筆可以承擔的費用,放棄內地考研的機會,送子女出境讀書。


留學接收國/地區的收益

  留學大軍為留學國/地區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主要表現在:

  其一,直接經濟收益。留學生需要繳納高昂的學習費用和住宿費用,這些資金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留學接收國/地區的經濟發展。根據美國商務部2010年的統計,國際學生通過學費繳納和生活花銷,每年給美國經濟帶來將近200億美元的收益,折合當時的人民幣約為1,500億元。同時,留學生在當地需要支付的醫療、保險、日常生活開銷及其陪同就讀人員的生活開銷也大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因此,高等教育成為美國收益最高的幾項公共服務之一。

  其二,間接經濟效益。留學生為各個國家/地區創造了巨大的就業勞動力。據2008年加拿大的數據顯示,海外留學生在加拿大創造了約8萬個崗位,為該國當年的GDP帶來了超過65億美元的收入,而作為移民國家的澳洲和新西蘭,其GDP的主要創造者也是成千上萬的移民人口,這些移民人口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通過留學而來。與此同時,在文化層面,留學生也為這些國家/地區帶來了不同的文化盛宴,促進了各個地區的文化交流,而文化又在無形中創造了無法量化的經濟價值。

  留學生來到目的國/地區,不僅為當地增添了經濟收益,也提供了部分高素質人才,這些高素質人才將會給目的國/地區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價值,所以各個國家/地區也敞開大門,歡迎留學生的到來。各地所採取的吸引留學生的政策,主要有簽證政策逐漸放寬、簽證期限延長、大學門檻降低、為留學生提供實習機會等。


回流就業的成本收益分析

  不可否認的是,儘管多數家庭支付得起留學的高昂學費,但是因為留學的學費遠遠超過內地讀研費用,所以也有一些家庭放棄了留學這條道路。那麽,留學是否真的是一個成本過高、收益較小的選擇呢?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15年中國留學生回國就業藍皮書的數據顯示,留學生完成學業後,8成選擇回流發展,從1978年至2015年年底,總出境留學人員累計404.21萬人次,這其中有277.7萬人已經順利結業,還有126.43萬人次正在境外進行相關的學習和科研。

  在順利結業的留學生中,有221.86萬人選擇回流發展,比例接近8成。根據《留學》雜誌在201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海歸碩士的月起薪點為6,699元人民幣,比內地同等學歷畢業生高出2,200元人民幣。

  同時,數據也顯示了「海歸」的第一份工作薪資普遍在3,000-5,000元人民幣之間,認為1年就能收回留學成本的「海歸」寥寥無幾;11.1%的「海歸」認為需要4年時間收回留學成本;48%的「海歸」認為可以在5年內收回成本。除經濟成本之外,多數出境留學的學生還面臨與內地學生不同的生活環境、更重的學業任務,承受著內地學生所未承受的心理壓力和思鄉情緒,這些壓力會成為日後的絆腳石還是助推器,尚有待商討。


留學熱結論及對策

  出境留學有自身突出的優點,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勢,盲目跟風的留學是不可取的。本文將從四個方面給出有關留學熱這一現象的建議。

  其一,留學無疑為留學接收國/地區創造了巨大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隱形價值,然而隨著留學接收國/地區接收留學生政策的日漸寬鬆,留學生移民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如若處理不好文化衝突和雙方關係,也會給當地帶來不好的影響,如搶佔工作機會等。

  對內地而言,出境留學生的數目增多無疑會造成人才的流失,不利於自身經濟的發展。因此,在留學熱的議題上,輸出輸入雙方都應採取有利於各自發展的政策。內地可以設置留學生回流優惠政策來鼓勵回流,用留學基金資助大學生出境留學,同時規定他們在境外的生活年限,建立獎懲機制。對接收國/地區而言,應在大量接收留學生的現狀下,理性思考其中的潜在危機,設置更加明確的留學接收計劃,吸引人才,避免留學商業化。

  其二,留學熱令留學產業迅速崛起,留學中介是留學產業中體量最大的一環。不少留學中介本著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不守規則,為學生提供錯誤的服務和急於求成的見解,每年都有一部分留學生因為留學中介的失誤而沒有取得理想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對於留學中介,確實缺乏合理的管治。

  對此,筆者建議留學中介應該受到有關部門的嚴格監管,國家應調查核實現如今的掛牌中介,如有違反或不守行業準則的現象發生,應及時取締。其次,國家應積極取締未取得營業執照的中介,避免中介泛濫,蒙害更多學子及其家庭。而學生及家長應在多次對比和衡量的情况下謹慎選擇中介,不應貪圖便宜也不能盲目跟風,不要因小失大。

  其三,近幾年社會上對海歸的盲目崇拜之風有所減弱,很多公司不再一味追求海外名校回流的學子,但是仍有一些公司青睞海歸學子,對他們採取優先招聘等優惠政策,另有一部分公司卻與之完全相反,不接納留學生的求職申請。無論是哪種做法,都對內地學生和留學生不公平。用人公司應該多一點理性,建立有效的考核機制,公平競爭、理智招聘。

  其四,對選擇出境留學的家庭而言,留學是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從金錢成本到感情成本,留學生不僅要花費家庭很大一部分儲蓄,遠在境外的他們也很可能因為各種感情和生活壓力使得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家長和學生應認清自身現狀,不要盲目跟風,不要讓出境留學成為一種負向投資。


參考文獻

1 《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5》,教育部,2015

2《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新東方集團,2017 

3《留學》,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

4《高校大學生自費出國留學動機和適應性的調查研究》,謝冀蓉,2012

5《高中生自費出國留學投資决策研究》,王琪,2014

6《廣西個人自費出國留學的成本與收益分析》,曾雅婷, 2013

7《海外留學經歷是否提高了個人收入》,許家雲,2014

8《來華留學教育的產業化分析》,楊杰,2008

9《留學投資風險分析—成本與收益的視角》,王琪,2013

10《留學效益評估的新視角》,21世紀話題

11《淺析美國留學的成本與收益》,姜俊燕,2015

12《我國留學人員的回國就業》,王曼,2014

13《語言經濟學視角下自費留學的成本—收益分析》唐薇,2012

14《對自費留學個人成本與收益的個案研究》,世界教育信息,2006

15《對我國留學經濟的分析》,成剛,2003


莊太量係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李琛係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碩士生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6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