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爭議突顯反對派對國情無知

近日,有關香港中學歷史教科書的審議引起社會爭議。教育局認為教科書中有關香港主權的部分不正確表述是措辭不恰當,一些關於中共執政的不正確表述則被評為「用字不當,概念不清」,故要求修改用詞;反對派藉此攻擊教育局是要篡改歷史,上綱上線,借故塑造政治議題以抨擊特區政府,是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香港與全世界都一樣,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歷史科的課程綱領和課科書內容,必然是依照憲制性文件和官方立場來制定的,以便讓學生學習到符合官方正統和政治現實的歷史觀。當然,眾所周知,歷史是存在一定詮釋空間的,不同立場和視角會帶來不同的結論,然而,這一般是大學或研究生以上程度的歷史科工作,至少在中小學階段,客觀認識官方文件所記載的歷史觀,是合理合情、也符合社會需要的。

在基本法「序言」中,清晰地寫著「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為什麼寫「恢復行使主權」呢?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一直不承認有關香港的三個不平等條約,西方列強強加給清政府的不平等條約也不適用於新中國;而在聯合國的殖民地名單中,亦早於上世紀70年代已把香港和澳門剔除;可見,依據官方立場和官方文件,中國從來都擁有香港的主權,只是在1997年7月1日之前未有恢復行使而已。故此,若反對派堅持認為歷史教科書寫「收回香港主權」或「主權移交中國內地」沒有問題,要麼是不懂基本法,要麼就是故意歪曲基本法。

至於「一黨專政」被教育局評為「用字不當,概念不清」的問題,其解釋也是顯而易見的。內地任何法律及官方文件,均未出現過「一黨專政」的字眼,而「一黨專政」也不符合事實。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乃至省市自治區領導,都是經由全國人大代表或地方人大代表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投票選出來的。而全國人大、國務院,乃至各部委、地方政府機構,皆有民主黨派人士任領導,這怎能說是「一黨專政」呢?


作者係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副理事長

責任編輯:羅影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6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