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七一”講話 為香港發展貢獻力量
李慧琼
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於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蒞臨香港,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對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視察。習近平主席在港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傳遞了中央對香港的祝福,表達了對香港的支持,更為香港未來發展及“一國兩制”未來的發展作出了謀劃。一年來,香港各界積極響應,香港總體形勢穩中向好,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均獲得極大改善。民建聯作為香港重要的愛國愛港力量,一年來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七一”系列講話,扎實工作、努力作為,為香港的發展貢獻力量。
文|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民建聯主席 李慧琼
三方面持續努力不懈
自從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後,香港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香港方方面面都出現了向好的勢頭。經濟較快增長,社會氛圍日趨理性,民心求穩思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以後積極有為,聚焦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積極改善行政立法關係,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滿意度逐步提升。
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一年來,民建聯在立法會,在社區,在香港政治、經濟、民生、教育等各個領域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一年來,民建聯主要在三方面持續努力不懈:第一是進一步團結愛國愛港人士,繼續擴大愛國愛港力量,為“一國兩制”在港落實奠定廣泛的社會基礎;第二是繼續支持特區政府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支持中央惠港政策,支持兩地加強融合的安排;第三是在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同時,進一步發揮監督作用。此外,在向中央反映港人心聲、表達港人訴求方面,以及向特區政府反映市民訴求方面,民建聯更加主動地繼續扮演好“橋樑”的角色。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闡明“一國”與“兩制”、憲法與基本法的關係,並明確劃出政治底線,強調要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始終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他指出,“‘一國兩制’是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民建聯一直是香港愛國愛港的重要旗幟,從創立至今,一直維護“一國兩制”,將落實“一國兩制”作為核心使命,堅信“一國兩制”最符合香港市民的利益。
過去一年來,民建聯方面一直積極加強學習習近平主席關於“一國兩制”、中央與香港關係的新論述。十九大後民建聯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也邀請權威專家學者與成員們分享,還呼籲立法會議員加強相關內容的學習。2018年全國兩會結束之後,民建聯成員中的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也積極向市民和青年分享、講解兩會的最新內容。
民建聯一行早前拜訪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前排左七),希望在給予港人國民待遇問題上,廣東能夠先行先試
積極推動會員加深認識憲法及基本法
在認識憲法和基本法方面,民建聯一直積極推動會員加深認識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早前在港舉辦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基本法》研討會”、“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香港研討會”民建聯方面都積極參與。過去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社會較少認識和理解國家憲法和基本法的關係。如果不能認清憲法和基本法之間的關係,就很容易掌握不好“一國”和“兩制”的關係。為此,民建聯十分重視加強這方面的學習和認識。同時,民建聯也大力推動基本法23條的教育工作,讓港人尤其是青年人認清23條立法的重要性,了解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從香港的整體利益和港人的切身利益出發,依照議事規則、依據法律規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是民建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反對派近年在立法會濫用議事規則,“拉布”現象愈見嚴重,特區政府各種促進香港發展的法案,皆要被反對派“拉布”阻撓,不但嚴重阻礙特區政府施政,更令立法會的工作接近癱瘓,甚至一度令立法會成為“反發展”的場所,嚴重阻礙了香港發展。根據民調顯示,香港過半數市民支持修改議事規則。反對派雖不斷舉行反對修改議事規則的集會,參與人數卻很少。這些都顯示了立法會內不斷“拉布”會削弱香港競爭力,令香港難以向前,修改議事規則已是民心所向。
出力獻策參與修改議事規則
事實上,修改議事規則正是順應了民意,廣大市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民建聯不但積極參與推動修改議事規則,亦積極團結各個建制派力量。2017年暑期立法會休會期間,民建聯與其他建制派政團開始密鑼緊鼓地準備修改議事規則的方案。不同政團的議員和獨立議員根據立法會工作中與反對派交鋒的經驗,不斷進行商討,最終平衡各種考慮因素,達成共識,整理出一套全面和審慎的修改方案,儘量堵塞各種易被濫用作“拉布”的程序漏洞,同時顧及議員正常發言的需要,維護立法會辯論公共政策、監察政府施政的職能。
推動議事規則的修改,除了要全面審慎地制定法案,亦需要思考不同策略打擊反對派議員在相關會議進行時的“小動作”,比如“拉布”、衝擊主席台、製造噪音等,當時我們每星期開一到三次會議,探討對策。與此同時,民建聯方面還通過網絡和集會,更廣泛地爭取社會支持。
由於“拉布”行為不得民心,加上建制派議員團結一心、艱苦努力,最終於2017年12月成功修改議事規則。成功修改議事規則的確收效顯著,不但令立法會恢復了高效運作,也對緩和、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有實質幫助。比如以往財政預算案要被反對派“拉布”到六月,逼到近乎財政懸崖,但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5月就已經表決通過;“一地兩檢”草案由恢復二讀到三讀順利通過,全程用時38小時。這些都與議事規則修訂後,壓縮了反對派“拉布”空間有直接關係。
鄭泳舜在九龍西獲勝是建制派首次在立法會單議席單票制補選下勝出,創造了歷史。圖為李慧琼與民建聯及其他建制派力量的工作人員為鄭泳舜助選,並與市民親切交談
鄭泳舜西九突圍創歷史
香港特區立法會早前有6名議員因未有依法定程序宣誓而被依法取消議員資格。2018年3月11日,對其中4個議席空缺進行了補選。得知特區政府安排單議席單票制作為補選方式時,我們確實覺得選情艱難,因為歷史上建制派在立法會單議席單票制的地區補選中幾乎都是落敗收場。所以此次補選開始前,民建聯方面便呼籲建制派團結奮鬥,在選情艱難的條件下打一場漂亮仗。最終,來自民建聯的候選人鄭泳舜在九龍西選區成功當選。
另外,在6月10進行的港島東區區議會佳曉選區補選中,在49.35%的高投票率下,民建聯兼工聯會的候選人植潔鈴獲得過半數支持勝出,她的得票甚至比其他兩位候選人得票總和都高,贏的十分漂亮,亦打破了高投票率不利於建制派的說法。
這兩次的選舉成果意義重大,鄭泳舜能夠在九龍西獲勝,是建制派首次在立法會單議席單票制地區補選下勝出,創造了歷史。從民建聯的角度來說,首先說明民建聯推舉的候選人得到了建制派不同力量的認可,讓市民看到了建制派年輕人服務社會的承擔。第二,兩次選舉的獲勝都源於建制派不同力量的合力推動,體現建制派的團結。第三,民建聯的選舉運作機制也發揮了作用。民建聯經過26年的發展,選舉運作機制成熟,在兩場選舉中團結了建制派內部的不同力量,亦將支持民建聯的理念,反對破壞、支持建設力量的市民動員出來投票。但更關鍵的是,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後,香港社會日趨理性、求穩思進的社會氛圍,直接為九龍西和佳曉選區補選創造了良好的客觀環境。
著力民生改善 助“一國兩制”落實
民建聯長期服務香港,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民建聯尤為重視民生政策,我們相信只有積極改善民生,讓市民共享社會發展的好處,才能促進穩定與發展,為“一國兩制”的成功創造條件。民建聯的成員中有117名區議員,13名立法會議員。區議員辦事處在香港擁有超過200個服務點,密集分布在各區,每天收集市民提出的各種問題,並向香港特區政府或有關方面反映。對於事關香港經濟民生重大的政策,包括兩地合作、經濟策略、產業發展、土地規劃、環境保育、教育政策、扶貧助弱等,民建聯也不斷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大量的建議。2017年10月,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首份施政報告,其中採納了民建聯提出的包括改善房屋及居住環境、減輕市民交通費用開支、加強兒童教育支援、提升基層醫療建設及安老服務、加強創科投資等事關社會、經濟、民生等方面的約20項建議。
2018年初,新一屆特區政府發布2018至19年度財政預算案,民建聯就民生福利、經濟發展以及稅項寬減三大方面向政府提出139項建議,其中多項亦獲特區政府積極回應。
兩會提交議案提案 爭取港人國民待遇
在“一國兩制”下,民建聯一直積極透過成員中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各省市的政協委員,參與國家事務。每年全國兩會期間,民建聯就國家發展及涉港事務公開提交多項議案,通過兩會的平台反映港人關注的議題,亦為國家發展出謀獻策,得到香港廣大市民的好評。2018年全國兩會上,民建聯的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共提交了31項議案及提案。
習近平主席在視察香港期間指出,香港各界要帶頭關心青年,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為他們成長成材創造良好條件,使愛國愛港光榮傳統薪火相傳,使“一國兩制”事業後繼有人;帶頭推動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發揮各自專長,為促進兩地的共同發展多獻策、多出力、多擔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但有助於加強兩地融合,為香港發展帶來新機遇,更為香港青年人的發展帶來新空間。民建聯的港區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今年提交的議案及提案中,主要是就如何進一步爭取中央政府能夠給予港人國民待遇,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就業創業方面提出建議。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亦是一個讓香港解決深層次矛盾的契機。我們一直建議在大灣區內專門規劃出土地建立“香港村”,建造公屋、居屋,給願意在內地發展的年輕人居住,或給予目前正輪候公屋、居屋的市民多一個選擇。隨著“一小時生活圈”的落實,這個建議有助於解決香港人的住房問題。
在此之前,民建聯也曾專程赴廣州拜訪廣東省領導,希望能夠在廣東省就落實港人國民待遇問題先行先試;並且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遞交了相關建議書,希望能夠向中央反映港人的相關訴求。
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期間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不但肯定了“一國兩制”在港實踐20年來的成績,也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年來,在特區政府及香港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政治、社會、經濟、民生等方面均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展望未來,香港的發展仍面臨不小的挑戰,民建聯一定會積極有為,助力香港再創輝煌。
責編:李幸
編輯:白冰、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