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本刊記者周馬麗

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Kuninori MATSUDA)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5月8日至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日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時隔7年正式訪日。日本媒體分析稱,安倍首相自始至終全程陪同外國首腦,非常罕見,且最後把外國首腦送到舷梯口告別,則前所未有,因此日本各家媒體用“特別待遇”來形容李克強總理此次日本之行。日本新聞網評價說,從東京到北海道,從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到正式訪問日本,在實際上只有短短3天多一點的時間裡,李克強參加了20多場大大小小的活動,可謂馬不停蹄。日本《讀賣新聞》對此評論,在廣泛領域實施合作與交流,李總理此訪對增進兩國互信非常重要。

值此兩國交往重要時機,本刊專訪了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他表達了對此次李克強總理訪日成果的高度評價,對中日關係未來發展的預期,日本政府對參與“一帶一路”的態度。在香港與日本關係方面,松田邦紀總領事詳盡介紹了雙邊交往各重要領域的現狀,並提出更進一步加強交流的期望。此外,對近幾年在中國內地引起廣泛重視的“工匠精神”,松田邦紀介紹了這一精神在日本得以源遠流長的原因。

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今年是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5月8日至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日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日本媒體稱,安倍首相少有地自始至終全程陪同外國首腦,并前所未有地最後把外國首腦送到舷梯口告別,因此用“特別待遇”形容李克強總理此次日本之行。圖為當地時間5月9日下午,李克強總理在東京迎賓館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圖:中新社)


日本助推“一帶一路”各項發展

記者:您如何評價此次李克強總理訪日的成果?您對中日關係未來的發展有何預期?

松田邦紀:今年適逢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日本以“公賓”規格歡迎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日及參加“日中韓領導人峰會”和“日中領導人會談”。為拓展日中關係全面改善、推上新的階段亦是十分重要的一步。

中國總理李克強曾邀請日本首相安倍於本年內訪華。兩位領導人於本次會談中,一致對安倍首相於本年內訪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之落實表示歡迎,並期望兩國能邁向更高度的往來關係,奠定了兩國關係的改善及發展之條件。當中,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本年11月訪日便是成果之一。

透過行政長官訪日、10月至11月舉辦“日本秋祭in香港”、日本“工匠精神”於不同領域上所帶來的新合作機遇等等,本館希望日中關係包括日本與香港關係,能夠再進一步提升。

記者: 5月9日,中日韓三國領導人共同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峰會,您認為此次峰會的影響如何?

松田邦紀:時隔2年半再次展開的“日中韓領導人峰會”,探討了日中韓現時及將來的合作關係。三國領導人認為合作帶來新的開始,一致表達希望透過國家之間的互相協助,以奧運會及殘奧會為契機,共同推動更多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以及金融、能源、環境保護、防災、傳訊等各方面的發展。另外,三方亦一致認同為達成朝鮮半島無核化及維持東北亞和平等等的目標,希望繼續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通過這些目標,期待日中韓三國能有更多共同合作的機會。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日本政府對參與這一倡議的態度如何?

松田邦紀:就應對亞洲的基礎建設之熱切需求,日中合作不僅能推動兩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同時有助於為亞洲帶來繁榮及貢獻。

針對“一帶一路”的發展,必須由國際社會共通的大方向出發,考慮基礎建設的開放性,透明度,經濟性,實施國家的財政穩定度等,從而期望世界各地和平以及達至繁榮發展。日本會從以上的觀點作出考慮,並繼續協助推動各項發展。

李克強總理5月訪日期間,日中領導人就於其他國家進行日中民間企業經濟合作展開討論。當中,日中領導人一致認同曾展開的日中經濟高層對話中,經跨部門及民間企業聯合討論,成立“第三國家日中民間商業合作推動委員會”之議題。日後,預計將會就具體的成立方案進行討論。

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香港遊客喜愛到日本旅行,每5名香港遊客中,就有1名曾到訪日本超過10次。去年,日本訪港遊客與香港旅日遊客數字均創歷史新高。圖為日本的重要象徵之一——聞名全球的富士山


日企數量在香港外企中排行第一

記者:日本是香港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五大進口來源地。請問兩地貿易總額是多少?有哪些主要商品?此外,香港是日本食品的最大出口市場,能否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松田邦紀:針對日本與香港的貿易關係,2017年日本對香港的出口總額為2,534億港元,比去年增加2.7%。由日本出口至香港的物品覆蓋不同種類,當中很多數量會經香港再次出口至其他地方。例如:電器設備、機械、塑料等等。相反,2017年香港對日本的出口總額為1,285億港元,比去年增加10%。由香港出口至日本的物品,包括電器設備、機械、玩具等等。

截至2017年,香港連續13年成為日本農產品最大出口市場。2017年度,日本對香港市場的農產品出口總額達至1,877億日元。同年度按國家及地區類比,香港市場佔日本農產品的出口總值比率為23.3%。2017年日本對香港的出口總額與去年相比,增長率為1.3%。當中,與去年相比有明顯出口增長的食物種類,包括:鰹魚、吞拿魚類﹙增加22.9%﹚、牛肉﹙增加20.2%﹚、日本酒等酒精類飲品﹙增加11.7%﹚。另外,本年度首季﹙1-3月﹚日本對香港的出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率為13.5%,日本對香港市場的農產品出口依然維持排名第1位。

記者:根據香港貿發局的數據,日本是香港第九大海外投資來源地。請問主要投資在哪些領域?此外,香港對日本投資的情況如何?

松田邦紀:2016年度,在日本對香港的直接投資中,製造業對非製造業的比率為1:4。當中,對批發零售業、金融業、保險業、電器設備有很大的投資。

同時,對日本而言,香港亦是重要的對日投資夥伴﹙世界排名第八,亞洲第二﹚。在香港對日本的直接投資中,製造業對非製造業的比率為1:2。當中,對服務業有很大的投資,特別是對飲食業、酒店業等的投資亦有增加趨勢。隨著訪日旅客的增加,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等的因素,指望未來觀光業等的對日投資亦能有所增長。

記者:目前在港有多少日本企業?主要在哪些領域?

松田邦紀:根據2017年6月的資料顯示,現時香港有金融、貿易、服務業等不同領域的日資企業,總共1,378間。當中,在香港的外資企業數目中,日資企業更排行第一位。由此可見,對日本與香港而言,雙方亦是重要的投資發展夥伴。

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會,日本130多位和服創作者和工匠參與“和服計劃(KIMONO PROJECT)”,以世界196個國家的不同特色製作和服,傳達“同一個世界”理念。4月29日,製作方邀請模特們身穿部分國家成衣和服進行展示。圖為模特展示中國元素的和服,該和服以玄色即黑色為底,袖子上有祥雲,裙擺上有盛開的牡丹,腰部以巨龍為型的萬里長城為飾,袖子上竹葉間的熊貓也憨態可愛(圖:KIMONO PROJECT fb頁面)


民間多項交往創新高

記者:目前有多少日本人在香港居住?主要從事何種行業?

松田邦紀:現時居港日本人約有2萬5千。正因為香港有金融、貿易、服務業等不同領域的日資企業,居港日本人也從事不同職種的工作。另外,亦有不少日本人來港留學或修讀金融管理碩士課程(MBA)。

記者:兩地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及學術交往?

松田邦紀:自2016年,本館聯合香港政府、日本及香港的不同團體於10月至11月共同舉辦“日本秋祭in香港”(日本秋祭,是於10月至11月期間舉行的慶典,包括不同類型的活動:電影、表演藝術、藝術與工藝、飲食、體育、知識交流等——編註)。在2016年及2017年,分別舉行了一系列覆蓋日本電影、體育、表演、藝術、優惠推廣等領域,約140個與日本相關的活動。當中,2017年舉行了“黑澤明導演電影節”、“蘭桂坊日本嘉年華”、“安全地帶35周年香港演唱會”等。希望今年能在不同團體的合作下,繼續能舉辦精彩的活動。

“日本秋祭”的漣漪效應巨大,估計2017年動員人數達43萬人以上。同時,“日本秋祭”對日港關係與日中關係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從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出席開幕典禮等等的活動可見,香港特區政府亦十分支持“日本秋祭”。

本年“日本秋祭”將於9月底舉行記者招待會,並於10月12日正式舉行開幕典禮。熱烈期待於10月及11月的秋天舉行之“日本秋祭”中,能為香港大眾和來自中國內地等的訪港人士提供更多認識及欣賞日本魅力的機會。

另外,由香港前往日本留學的學生人數超過1,500人,與去年相比增加約20%,創下歷史新高。本館亦透過提供不同的日本留學推廣活動,繼續促進日本留學的發展。

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在香港的外資企業中,日本企業數量排名第一。日本對香港的直接投資中,批發零售業佔有很大的比重。圖為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在香港奧海城的旗艦店


記者:兩地的旅遊交往情況如何?

松田邦紀:2017年到訪日本的香港旅客超過223萬人次,比去年增加約20%。根據香港旅客最喜愛的日本旅遊熱點排名,頭10位分別為:①大阪 ②東京 ③北海道 ④沖繩 ⑤福岡 ⑥京都 ⑦鹿兒島 ⑧岐阜 ⑨千葉 ⑩愛知。除了日本人稱為“黃金路線”的旅遊熱門行程、沖繩及北海道之外,亦有很多香港旅客乘坐直航班機前往日本西部探索。另外,香港旅客中,每5名就有1名曾到訪日本多於10次。由此估計,香港旅客不只滿足於踏足日本的城市地區,亦會選擇前往日本的鄉郊地區。

相反,2017年到訪香港的日本旅客約123萬人次,對比2016年的約109萬人次,增加約10%。由數字反映可見,去年來往日本與香港之間所錄得的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記者:香港與日本的交往中,最重要的領域是哪些?

松田邦紀:在日本與香港相互協助下,觀光、貿易、投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等各方面的發展亦不斷進步。同時,期望日本能與香港分享以往的經驗,並商討如何解決雙方均面臨的課題,從而推動互相合作。例如:共同研發長者護理產品及服務、共同規劃環保型智能化城市等等。由此可見,日本和香港之間在不同領域上能有很多的合作機會。

為推動日本與香港的合作關係,日中兩國之間亦須密切合作。例如:李克強總理於5月訪日時,與安倍首相會談並一致認同必須尋求更多兩國間在不同領域上新的合作機會,以應對創新技術、出生率急劇下降、人口老化等問題。希望通過日中關係的改善及發展,日本與香港之間的合作領域能加以廣泛,同時亦帶動進一步的提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本年11月訪日,並出席於東京舉行的“Think GLOBAL, Think HONG KONG”。希望透過行政長官的訪日,日港之間於不同領域上的合作關係亦能再進一步提升。

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香港遊客最喜愛的日本旅遊熱點排名前10位按先後順序分別為:大阪、東京北海道沖繩福岡京都鹿兒島岐阜千葉愛知。圖為大阪名勝之一——大阪城


日本“工匠精神”與香港“商業精神”

記者:近幾年,“工匠精神”在中國內地受到極大關注和重視。日本的“工匠精神”世界聞名,您認為日本“工匠精神”如此成功原因是什麼?日本工匠如何在當下追求快速成功的物質社會中保留這種精神?

松田邦紀:自中世紀開始,日本便有熟練陶藝、鍛鐵等的“職人﹙專門人士﹚”存在。其後,在社會構造的複雜化下,專門人士的種類亦逐漸細分,例如:房屋建築師、園丁、風箏製作人等。因此,在日本不同地域亦有很多傳統工藝品。

日本人很重視憑著“職人精神”製作良好品質的物件。因此,這些熟練及持有高技術的專門人士,是值得受尊重及感謝。對於日本整體的製造業發展,例如:宇宙工程業等的領域來說,維持製造出良好品質的物件是十分重要。

活用被譽為“工匠之國”的日本之長處,能為日本與香港之間帶來新的合作機遇。例如:日本的專門人士擅長精心研發長者護理用品,及能有效節省能源的製品等等。如果日本的“工匠精神”能配合香港創意滿溢的“商業精神”,相信定能成為互補長短的合作夥伴。

記者:請向香港和中國內地的讀者推薦一個到日本旅行的地點。

松田邦紀:由於日本列島的南北距離頗遠,不同地域亦會有氣候及風土人情的差別,所以請大家多多到訪未曾踏足或再次前往不同的日本地區。當中,特別希望大家能支持及親身到訪致力推動旅遊業發展、並經震災復興工程而重獲活力的日本東北地區和熊本縣。

同時,希望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朋友能夠親身到訪日本觀賞2019年9月到11月份世界盃橄欖球賽﹙日本大會﹚,以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不同競賽項目。望香港乃至整個中國與日關係更進一步——專訪日本駐港總領事松田邦紀


本文刊登於《紫荊》雜誌2018年6月號

編輯:李惟

紫荊邀你一試

全港首個免費網上補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