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如果說,這屆青島峰會是上合組織新的起點,那麼峰會中一些細節的設計,就把上合組織和青島這座城市的活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上合青島峰會的新聞中心,記者隨處可見中國高新科技發展的成果,讓中外記者感受“中國智造”魅力,更重要的是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服務。

峰會期間中外媒體工作者大本營

新聞中心
進入“刷臉時代”

記者和工作人員持證進入工作和用餐區時,入口的安檢設備就能進行人臉識別,並自動匹配系統圖片,兩者信息統一方能進入,對於時時扛著長槍短炮進出的記者來說,既不必扛著重物在門口停留,更不用掏出證件接受檢查,在這裡,真正體驗了一回“靠臉吃飯”的感覺。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入門請“刷臉”認證

在工作區旁,組委會還貼心地設置了物品寄存處,在這裡,實體鎖和掃碼技術已經OUT了,只要刷臉就能開鎖。

按下“存”按鈕,儲物櫃上的智能設備會發出語音提示:“請正視顯示屏,保持一臂距離。”人臉識別結束後,儲物櫃會自動打開。

取物品時,按下“取”按鈕,正視顯示屏即可開鎖。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志願者正在演示“刷臉”寄存箱的使用

不會再有人提示你“貴重物品請勿寄存”,因為每一次寄存的密碼都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保證安全;與現在通用的密碼條寄存箱相比,還不用擔心丟失密碼紙無法開箱而耽誤行程,簡直每一步都在用心為媒體工作者提高效率!

迷路
請找“六六”

新聞中心有3位特殊的工作人員,它們是3個機器人,分別負責新聞中心的迎賓引路、安防巡邏和物資運送,記者了解到,這三名機器人都是青島製造。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新聞中心的三位機器人“工作人員”,由左至右分別是“海海”、“六六”和“店小二”

其中,會帶路的“六六”可謂“人”如其名,“6(溜)到飛起”,不僅精通中、英、俄三語,對新聞中心的每個區域了如指掌,指路過程中還能變身導遊,與問路者對答如流。

與“六六”一樣忙碌的,是“一刻也不停歇”的安防機器人“海海”,這位可愛的機器人集很多黑科技於一身,它採用了人臉識別、熱源掃描、自主巡邏等技術,配備遠程、夜視鏡頭,根據設定好的路線進行自主巡邏、自動避讓行人,或是人機遠程協作完成相對複雜的安排執勤任務,能實現24小時360度無死角實時監控,畫面可實時傳至監控中心。

兩位“會說話的”機器人“性格”更是幽默詼諧,身體力行地展現出“生於互聯網時代的”的“段子手特質”。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會講段子的“六六”

另一位運貨機器人“店小二”也同樣歡迎。 “從服務功能上來講,它就像一名‘店小二’。”張學浩說,比如,客人想喝水,機器人就去茶歇區把水運過來,送到客人手中。

媒體包
“心機滿滿”

上合青島峰會已經圓滿落幕,相信媒體工作者除了收穫到峰會豐碩的資訊和成果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人手一份的媒體包了。沉甸甸的媒體包體貼入微,而最讓記者驚喜的,是包中“心機滿滿”的科技小產品。

比如:

藏在筆記本後的充電寶: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藏在筆帽里的U盤: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記者採訪上合青島峰會期間,新聞中心的每一個細節都流露著組委會對媒體工作者的寵愛,而這些創新科技產品更是中國科創發展的縮影,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創新技術應用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中國智造”正在改變世界。


記者:左婭、鄒李蕾

攝影:鄒李蕾

相關閱讀:

現場實錄:非遺展演促文化交流

二維碼和指紋識別已經OUT,上合峰會新聞中心進入“刷臉時代”

焰火藝術表演

⏬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