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本刊記者 馮琳

申長雨


5月19日,中美兩國在美國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聲明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雙方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同意加強合作。中方將推進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圍繞這一話題,本刊記者採訪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他表示,中國將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奮力開創新時代知識產權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重組國家知識產權局體現黨中央對

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正式對外公布了中國擴大開放的四大舉措,其中就包括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圖:中新社)


今年3月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中央決定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職責、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管理職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原產地地理標誌管理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申長雨表示,這是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存在的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分頭管理和重複執法的問題,完善知識產權的管理體制;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意義重大,是我們國家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申長雨稱,通過這次改革,在縱向上,有利於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的全鏈條,推動知識產權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橫向上,有利於發揮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的組合效應,更好地支撐創新驅動發展和擴大對外開放。

據申長雨介紹,按照中央的決定,新組建的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重要職能:第一,組織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特別是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第二,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指導商標、專利的行政執法。第三,負責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第四,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按照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在按照中央部署,有計劃、有步驟、有紀律地推進改革的各項工作。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

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中國知識產權制度是伴隨著改革開放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只有短短40年歷史,但進步巨大。多年來,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和決心是非常明確的,採取的措施是非常有力的,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在不斷改善,也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申長雨具體介紹,去年以來,中國知識產權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階,具體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知識產權創造量質齊升。全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排名躍居全球第二;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同比增長55.72%,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累計有效商標注冊1,492萬件。

二是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建設穩步推進。例如,《反不正當競爭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專利法》《專利代理條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修改和制定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推動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執法指南儘快出台,深化對新領域、新業態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研究。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專利行政執法辦案量6.7萬件,同比增長36.3%;商標行政執法辦案量3.01萬件,涉案金額3.33億元;版權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3,100餘件,收繳盜版品605萬件;海關查獲進出口侵權貨物1.92萬批次,涉及侵權貨物4,095萬件,案值1.82億元(人民幣,下同)。深入開展“護航”“雷霆”“清風”“龍騰”“劍網”“溯源”等行政執法專項行動。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高到76.69分。

四是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明顯提升。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持機制,加快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推進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西安和珠海特色試點平台建成運行。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陸續設立組建,已募資總額超過42億元。積極培育版權交易中心和版權貿易基地,在全國布設10個國家級版權交易中心。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00億美元。

五是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包括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加快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知識產權管理和分類評價制度。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一站式服務和專利權質押融資新模式被國務院納入支持創新改革舉措推廣清單。推進“放管服”改革,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億元,減少提交各類材料269.8萬份。

六是知識產權對外合作交流深入開展。我們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簽署加強“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及司法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柬埔寨成為首個在其國內認可中國專利授權結果的國家。加強知識產權合作等相關內容被納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持續推進商標領域國際合作,推廣馬德里商標注冊體系。舉辦2017年世界地理標誌大會。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簽署關於地理標誌合作與保護協定談判的備忘錄。推動《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早日生效,已有19個國家批准或加入該條約。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和決心是非常明確的。圖為江蘇如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為營造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在街頭開展保護知識產權宣教活動(圖:徐慧 / 視覺中國)


未來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納入擴大開放四大舉措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近平主席正式對外公布了中國擴大開放的四大舉措,其中就包括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國再一次向全世界傳遞了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立場和鮮明態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那麼,中國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申長雨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統籌推進知識產權的“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各項工作,加快形成涵蓋授權確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各個環節的保護體系,為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其中,“嚴保護”指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大保護”指構建一個協調聯動的知識產權保護大格局;“快保護”指提供一種快速、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特別是針對“草根”創客和科技型小微企業;“同保護”指對國內企業知識產權和國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未來,中國將繼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申長雨透露,主要將採取四個方面的具體措施:一是以這次機構改革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契機,積極指導專利商標的綜合執法,更好地打擊各類侵權行為。二是以《專利法》修改為契機,加快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真正把違法成本顯著提升上去,使法律威懾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三是以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為抓手,將快速授權、快速確權、快速維權結合起來,加快建立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四是以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契機,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推動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國際規則,讓中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外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圖:新華社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外企有要求,中企更有要求

近年來有輿論質疑,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對外資企業存在不公正對待。對此,申長雨回應道,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始終堅持對國內外企業的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他舉例:去年中國進一步修訂了《反不正當競爭法》,加強了對商業秘密的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權威人士和有關媒體也表示,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得分居於中等收入國家前列。又如,中國始終按照國際貿易規則,積極支付有關知識產權的使用費。去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已經達到了286億美元,逆差超過200億美元。其中,支付美國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同比增長了14%。

申長雨指出,中國始終都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也是重要參與者,同時還是積極建設者。這些年中國的知識產權環境,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的進步是巨大的。

申長雨說,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僅是中國履行國際義務的需要,更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不僅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所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按照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吸引更多外資企業來華投資興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未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會越來越好。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穩妥開展對港交流合作。去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左三)率團赴香港特區參加第七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繼續積極推進

內地與香港知識產權交流

關於近年來與香港的交流合作情況,申長雨介紹道,2017年,按照中央涉港澳工作大政方針和基本政策,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穩妥開展對港交流合作。

去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與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簽署《關於加強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安排》,加強在法律制度交流、宣傳教育、人員培訓、文獻、自動化和知識產權貿易等方面的合作。

去年9月,分別完成內地與香港特區、內地與澳門特區《CEPA經濟技術協議》和《CEPA投資協議》知識產權章節的商討工作,並派員赴特區宣講。

去年10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率團赴香港特區參加由局港澳台辦公室、香港特區知識產權署和澳門特區經濟局共同主辦的“2017年內地與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知識產權研討會”,來自內地與港澳知識產權界的近3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內地與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的知識產權領域的最新發展”“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的挑戰”和“企業創新發展的策略”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和研討。

去年11月,派員赴香港特區知識產權署,就內地與香港特區專利制度更好銜接進行業務交流。

去年1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率團赴香港特區參加第七屆亞洲知識產權營商論壇,審查協作廣東中心積極參與粵港、粵澳知識產權框架下合作,為香港特區知識產權署提供審查培訓。

申長雨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全面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支持香港融入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大局。未來,將充分支持特區知識產權部門需求,積極推進內地與香港特區知識產權交流。通過組織人員往來、聯合舉辦研討交流活動等形式,深入務實開展涉港知識產權工作。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 中國對國內外企業知識產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本文刊登於《紫荊》雜誌2018年6月號

編輯:李惟

紫荊邀你一試

全港首個免費網上補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