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劇《Unnatural》:勇揭現實問題的溫柔鎮魂曲
春季日劇《Unnatural》受到廣大好評,觀眾被高潮迭起的劇情與 UDI 研究室的夥伴羈絆所牽動心情,除了大讚編劇野木亞紀子綿密編織劇情的獨具匠心,以及主要演員們到位的魅力展現之外,這部作品還有哪些魅力,讓人捨不得別開眼呢?
反映日本法醫人手不足現狀

《Unnatural》的主角三澄美琴(石原聰美 飾)為一名解剖法醫,她所任職的、座調查非自然死因的UDI研究室,雖是虛構,但故事中所講述的日本法醫現況,卻是真實的:日本一年約有 130 萬人死亡,其中不知道死因的非自然死亡者(被稱為「異狀死」)則約有17萬人,可以執行解剖任務判析死因的解剖法醫僅170人,在人力與工作量嚴重失衡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僅有2萬583位死者會進行司法解剖,司法解剖率為 12.4%。
以上資料與數據,其實是參考了 TBS 電視台新聞節目《NEWS 23》在2018 年3月16日時播出的解剖法醫專題,選在該日播出,則是因為當天正好是《Unnatural》的完結篇,讓觀眾尚沉浸在故事餘韻中時,無縫接軌地補充現實層面的資訊,可說是電視台相當適切且用心的安排。
敢於直視日本社會黑暗面

在案件的選材、設定上,《Unnatural》也相當契合現實事件的描繪,如第2集描寫了寄居在網咖的離家少女、第3集呈現出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蔑視,與第 7集裡血淋淋的校園欺凌傷痛,都是讓人非常有感到心痛,實際上卻真的可能發生的悲傷主題。第8集的火災事件裡,提到了由於個人情資問題,加上許多牙醫皆為個體戶、病歷甚至是手寫的,使得辯明屍體身份的工作更加困難,而UDI研究所所長神倉保夫(松重豐 飾)過去在厚生勞動省工作時,其實就是因為經歷過東日本震災,許多死者尚未確認身份就進行火化,才想要積極推動牙科病歷數據化,在在顯示了這部作品從人物設定到理念的闡述,都有所憑據。雖然有些處理與描寫說教意味過於濃厚,卻也瑕不掩瑜,依舊可以讓人在故事裡,獲得足夠的思考空間。
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死亡、無論過世的是甚麼樣的人,都會是一份遺憾。《Unnatural》既然每一集的故事都會出現死者,就無可迴避地被憂愁的氛圍所包裹著,但劇情的步調並不沈重,就在於UDI研究室的每1位成員,都讓人感受到無比的能量。三澄美琴、中堂系(井浦新 飾)、久部六郎、東海林夕子(市川實日子 飾)與神倉保夫都並非完美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亦充滿挫折,但聚在一塊的他們,卻能因著相同的謎團奮力而為,不是朋友,卻是最棒的戰友。
從野木亞紀子過去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就算不是以「戀愛」為主題的故事,她也能寫出輕巧的粉紅氛圍,讓觀眾萌心大發,這次也不意外,還更上一層樓,寫出了另一種新層次——觀眾選站哪個CP不再是重點,因為UDI研究室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存在。
「法醫學是為了未來的科學」

在故事一開始,以臨床醫師為目標的久部便質疑,法醫學是為了死者的學問,為了治療活著的人,選擇臨床醫生恐怕是較合理的選擇,但三澄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法醫學是為了未來的科學。」一份生命的逝去,不只是一顆心臟停止了如此單純而已。在解析死因的過程中,可能發現死因不一定只是單一理由,可能有太多的推力造成這起死亡;而清白的人有時並非全然無辜,造成死因者有時反而非最該承受罪責之人。於情,釐清死因能夠還給家屬一個真相,就算真相殘酷,似乎好過永遠得不到答案的懸心之痛;於理,透過經驗的累積、數據的建檔,就有可能減少甚至預防更多的傷害,透過科學理性的手段,許一個更溫柔的未來。
(來源:娛樂重擊網)
編輯:尹志平
知識邀你參與
第五屆「紫荊盃」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