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香港復賽順利舉行

7月20日下午,“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香港復賽於香港上環東協商業大廈順利舉行。“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由兩岸企業家峰會指導,上海市台協、上海市科創中心、上海市青聯、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與台灣相關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致力於促進創新創業項目交流、產業升級、甄選優秀商業計劃及創新商業模式,發掘具有潛力的青創團體與新興企業。今次大賽分為台北,香港,上海三個賽區,在三地均有復賽環節,三地復賽脫穎而出的隊伍將進入決賽,角逐冠軍席位。該賽事自5月啟動以來,獲得海內外青年創業團隊的極大關注,大賽組委會共收到報名項目425個,經過專家評審,晉級復賽隊伍共220只。

今次參加香港地區復賽的20個參賽隊伍涉及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物聯網、互聯網+等領域,參賽團隊多主張以科技帶動現存產業的盈利模式,在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展現的各類新興技術亦給予與會人員以啟發,而總決賽名單將於7月底正式公布。

香港復賽評審委員合影

科技發展是現今社會的前進方向之一,AI又被譽為科技發展的未來,今次比賽現場,北大與港大創業團隊呈現的“我的AI”項目尤其惹眼,該團隊主張將尖端的AI科技轉化為普通人可觸及的簡單操作,為AI發展方向提供革命性新思路。該簡化系統不僅可滿足普通人對AI操作的興趣,亦可為學院與研究機構中非從事編程類學科出身的專業人士提供簡化的AI技術,使專業人士在即便不熟悉AI操作的前提下,仍可藉助AI便利為自身研究領域出力。

這次借助微信小程序開發自身商業模式的參賽團隊數量不少。微信小程序具有操作簡單,與社交網絡相連,無需下載等優勢。參賽團隊中藉助微信小程序開展自身業務的公司包括以語音導覽小程序為主的“小新導遊”,“免提王”等等,該類創業團隊目標受眾為內地遊客,借助微信小程序,為遊客提供景點資訊與地圖,或為遊客在旅行目的地尋找行李寄存處,為遊客出行減少出行障礙,提供旅行便利。

今次參賽選手從受眾人群,市場分析,商業模式等方面對自身創業項目進行詳細論述,並就可能面臨的各類風險進行預估,向評委作出詳細闡述。評委對參賽團隊的專業性與行業前景表示認可,並給予各參賽選手良多中肯建議。參賽項目在賽后6個月內註冊落戶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均可享受配套補貼,包括創業引導資金、培訓費、免辦公室租金等。

“2018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香港復賽順利舉行

參賽選手留影

參與今次“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香港復賽的評審有:上海金山創科園總經理王瑋,上海金山工業區新材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朱振鐸,上海新金山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極等業界權威人士。

董極表示,創意點亮夢想,創業改變未來是大賽的核心理念及口號。過往兩屆共有900多個項目參與大賽,其中更有百多個項目在上海金山區落戶。而今屆首次加入香港賽區,非常高興看到香港創業團隊如何使出渾身解數以進入總決賽。

今年大賽設置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優勝獎10名。


責編:莫潔瑩

編輯:趙珊胡越

歡迎點讚並轉發到朋友圈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