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0日與夜 香港菁英會十周年文集發布

香港菁英會主席莊家彬(左三),常務副主席曾鳳珠(右二),副主席甄韋喬(左二)、林凱章(左一)、黃麗芳(右一)出席發布會(李幸 攝)

今日(18日)下午,香港菁英會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4樓君爵廳舉行發布會,介紹出版的新書《3650 日與夜——香港菁英會十周年文集》(下稱“文集”),以慶祝和紀念2017年該會成立十周年的美好時刻。菁英會主席莊家彬,常務副主席曾鳳珠,副主席甄韋喬、林凱章、黃麗芳,以及近百位會員出席發布會,向到場嘉賓及媒體介紹文集。

菁英會主席莊家彬表示,為慶祝創會十周年,菁英會特意出版文集,並得到迅流媒體有限公司及今日出版社的支持出版發行。書名“3650 日與夜”意指菁英會會員十年來的三千六百五十日一起齊心做好青年工作。文集展示了菁英會過去十年的工作點滴和成果,並前瞻香港的未來發展,讓大家藉此回顧菁英會的過去並一同展望未來。

莊家彬介紹道,文集有幸得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中聯辦青年工作部部長陳林、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唐偉章、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積金局主席黃友嘉、觀塘區議會主席陳振彬、立法會議員吳永嘉、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賜序。

菁英會常務副主席曾鳳珠表示,菁英會就像我們共同呵護的孩子,我們一同見證了它從稚嫩到成熟的成長。隨著它邁入青春期,將會面臨更多發展機遇和挑戰。她說,非常享受在菁英會參與的所有活動,這些難忘的經歷十分寶貴,這本書凝聚了菁英會十年歷程,讓大家可以把回憶好好珍藏。

菁英會副主席甄韋喬即場分享了菁英會創立的過程。她說,當年參加了國情研習班,結識到一群相熟相知的好友,後來正是與這些學員們,一起協助創立了菁英會,為香港青年界別發聲。

菁英會副主席林凱章表示,香港菁英會共有十四個研究委員會,匯聚菁英人才,為香港出謀獻策。研究會分管不同領域,文集中也有各研究委員會主席撰文分享在菁英會點滴。

菁英會副主席黃麗芳向大家講述了文集的主要內容。她指出,文集是特別邀請會員撰文,回顧香港菁英會過去十年來的發展及各項活動的成果,亦冀望香港社會未來的發展,群策群力,把握新機遇,一同為香港青年建設更美好的社會。

據介紹,《3650 日與夜——香港菁英會十周年文集》是菁英會第三本文集,前兩本文集分別是2016年出版的《菁英薈》,2017年與清華法學會(香港)合作、由三聯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回歸20年 · 數字香港》。

​3650日與夜  香港菁英會十周年文集發布

​3650日與夜  香港菁英會十周年文集發布

撰文會員合影(李幸 攝)

附:香港菁英會簡介

香港菁英會在2007年成立,宗旨是“匯聚青年精英、研究傳播國情、關注社會熱點、構建時政智庫”,由參加過國家行政學院、浦東幹部學院、青年政治學院和中華文化學院等中央級培訓院校國情研習班的香港青年創立,由各界青年企業家、專業人士、青年社團領袖和骨幹組成。

會內設有金融、地產、工商、專業服務、學生事務、體育、社會民生、政治、菁英幗聚、海峽兩岸、文化藝術、創新科技、會員事務、公關傳訊以及創新科技十四個研究會及委員會。


記者:李幸

編輯: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