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主旨演講暨頒獎禮在港舉行
主禮嘉賓合影
紫荊網7月14日香港訊:紫荊雜誌社聯合中國法學會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於7月14日在港島海逸君綽酒店舉辦“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主旨演講暨頒獎禮。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陳冬,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會務顧問譚耀宗,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北京大學教授饒戈平,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法律部部長、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振民,全國人大常委會港澳基本法委員會研究室副主任陳建文,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法律司副司長奚俊堅,本屆研討會組委會聯席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楊志紅,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吳秋北,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島各界聯合會會長蔡毅,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中小律師行協會會長陳曼琪,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廣兆,中聯辦法律部前部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劉新魁,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李大宏,胡寶星香港基本法專項基金理事兼秘書長、香港華菁會副主席趙佳音,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本屆研討會組委會主席、紫荊雜誌社社長、總編輯楊勇等嘉賓出席了頒獎禮。
本屆研討會旨在探討香港回歸祖國21年來基本法在港落實情況,並展望“一國兩制”實踐未來發展的新動力、新方向。研討會自今年年初起面向海內外公開徵集論文,海內外學者積極投稿、踴躍參與。
本屆研討會組委會聯席主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楊志紅致辭
楊志紅首先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楊志紅表示,過去21年的經驗證明,在堅持“一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兩制”的優勢有利於國家和香港的長期發展,香港的繁榮穩定得到保證,並維護了法制、自由等核心的價值。香港回歸祖國21年來,“一國兩制”和基本法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的研討會已經在這裡成功舉辦了三屆,不斷為政界和法律界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為香港青年人認識和學習“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陳冬致辭
陳冬在頒獎禮上致辭並為《紫荊論壇》雜誌優秀作者頒獎。陳冬在致辭中表示,在香港回歸祖國21周年和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一周年之際,來自香港與內地的專家學者匯聚香江,結合香港發展的新機遇、新實踐、新成就,進一步領悟習近平主席治港思想和方略,就“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的最新實踐進行深入研討,十分有意義。
陳冬指出,香港發展呈現出的蓬勃景象,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堅持“一國兩制”與基本法對於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具有深遠意義。進入新時代的中國開啟了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大潮,也為香港帶來了新一輪發展的東風。香港應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獨特優勢,穩步堅實地走在“一國兩制”的正確道路上,堅守憲法與基本法,聚焦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會務顧問譚耀宗進行演講
譚耀宗在頒獎禮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並為優秀論文作者頒獎。譚耀宗指出,國家推動兩地全方位合作是支持香港發展,國家的政策方針在香港社會得到了廣泛支持。內地與香港的任何交流合作都是在“一國兩制”的制度框架下推行的,任何政策的實施都要確保符合基本法原則。他表示,“一地兩檢”已經完成三步走,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定,即確認合作安排符合憲法與基本法,為“一地兩檢”提供了穩固的法律基礎。他強調,“一國兩制”是舉世公認的偉大創舉,有著無比靈活性與適應性,又能與時並進,解決不同時期出現的不同問題。
譚惠珠、范徐麗泰、饒戈平、王振民也分別為本次活動的優秀論文作者、主辦機構及贊助機構頒獎。
本屆“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系列研究活動一共吸引了來自內地與香港的政商高層、青年新秀及各界嘉賓近400人參加。
陳冬為劉兆佳教授頒發《紫荊論壇》雜誌優秀作者獎
譚惠珠為鄒平學教授頒發“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譚惠珠為宋小莊、田飛龍頒發“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譚耀宗為李曉兵教授、劉洋律師、紀緯紋先生頒發“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研討會優秀論文三等獎
范徐麗泰為本次活動贊助機構胡寶星香港基本法專項基金頒發贊助機構紀念證書
饒戈平為本次活動主辦機構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頒發紀念證書
王振民為本次活動主辦機構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頒發主辦機構紀念證書
王振民為本次活動主辦機構紫荊雜誌社、紫荊研究院頒發主辦機構紀念證書
記者:莊蕾
責編:李幸
編輯:胡越、趙珊
圖片由紫荊新媒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