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頹勢連連 欲謀兩大戰場
“一地兩檢”草案於立法會三讀通過,並於6月22日正式刊憲,成為香港法例,這意味反對派在反“一地兩檢”之役中慘敗收場,不但輸了立法會的投票,更輸了民意,在立法會上的“拉布”和搞局根本得不到市民支持。自去年香港回歸20周年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之後,香港政治形勢出現了根本性好轉,反對派更出現了回歸以來最大的低潮,6名亂港分子因宣誓風波被DQ議員資格、多次政治行動無功而返、3月立法會九龍西補選遭遇滑鐵盧,反對派的支持率進一步探低,等等,令反對派出現巨大危機感。為止住頹勢,反對派下半年必將聚焦兩大戰場:一是國歌法本地立法,二是九龍西立法會新一輪補選。
文|香港 齊治平
一年來,香港政治形勢出現了根本性好轉,反對派更出現了回歸以來最大的低潮。圖為去年7月11日,香港市民在昂船洲軍營揮舞國旗區旗,歡送遼寧號航母編隊離港(本刊記者 黎知明 攝)
習近平主席去年“七一”視察香港以後,香港社會形勢出現了積極變化。在經濟發展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為香港再次騰飛提供千載難逢機遇。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廣深港高鐵即將通車,中央相繼推出各項便利港澳同胞的政策,都為香港提供了政策上的紅利。香港經濟近年保持穩定增長,社會接近全民就業,政府庫房水漲有能力推出更多利民措施,提供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社會環境。
香港形勢根本好轉
反對派不甘失敗
在政治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支持度維持高位,各項經濟民生政策有序推出、6名亂港分子在立法會宣誓時搞事被裁定宣誓無效喪失議員資格、立法會議事規則成功完成修訂、反對派接連策動的政治行動無功而返。反映香港整體社會氣氛趨於平穩,市民對反對派的政治炒作感到厭倦,期望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這些都是香港形勢出現根本性好轉的體現。可以說,習主席去年“七一”視察香港之行,發表的系列重要講話,不但為“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指路引航,更推動香港社會重新回到發展的正軌,為香港局勢好轉奠下基礎。
香港形勢出現根本性好轉,意味反對派失去了壯大的土壤,這一年間反對派勢力急速下滑,立法會失去6個議席、傳統反對派與“自決派”分道揚鑣、由反對派政團及“民陣”發動的連場政治行動,社會反應冷淡。在立法會上,反對派先後發動的阻止議事規則修訂、阻礙財政預算案審議以至最新的“一地兩檢”立法,全部以失敗告終,不但輸了立法會的博奕,更加輸了民意。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息,雖然反對派正處於回歸以來的最大低潮,香港形勢在這一年也顯著向好,但反對派不甘心失敗,仍然在尋找議題反撲,以止住頹勢。隨著“一地兩檢”完成立法,反對派雖然仍會發動司法覆核狙擊,但卻影響不了大局。反對派目前最重視的在於兩個戰場:一是國歌法本地立法,二是九龍西新一輪補選。
企圖拖垮國歌法本地立法
國歌象徵一國的尊嚴和精神,作為中國人的一分子,必須尊重國歌,尊重國歌不僅是一種國民義務,也是一種法律責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已經通過將國歌法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決定,意味著國歌法成為香港必須遵守的全國性法律,接下來特區政府要儘快展開本地立法程序,通過完善相應法規,全面落實國歌法各項規定,確保國歌法在香港得到切實執行。此舉是維護國家尊嚴、民族尊嚴、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應有之義,非常及時且有必要。然而,反對派為反而反,只要是中央或特區政府提出的,就一味反對,千方百計從中搗亂,攫取政治私利。
在去年國歌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後不久,反對派便已開始大肆抹黑國歌法本地立法,然後支持者一直寥寥。特區政府計劃在7月將《國歌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首讀,反對派為此動作頻頻,花招迭出,企圖就此拖垮立法。
早前立法會就國歌立法舉行的公聽會,反對派有組織地發動不同團體人士在立法會上攻擊國歌法,有學聯成員更公然侮辱國歌,及後更拉攏一批所謂“民間”團體,拼湊出一篇聯署聲明,並到立法會外集會,要求政府立即撤回建議文件,目的是令整個立法工作推倒重來。這些舉動都不是偶然,而是反對派有計劃地炒作。反對派在各個環節相互勾結串連,圖謀形成聯動。下一步,一眾反對派法律界人士就會走出來,肆意攻擊抹黑國歌立法,恐嚇市民“隨時會惹上官非”,將國歌立法訴諸恐懼,挑動不明就裡的市民反對立法,接著就由學聯等激進學生團體發動示威抗議,向政府施壓,而反對派議員則在立法會上大打“拉布”戰。種種部署,就是要阻撓國歌立法,讓特區政府知難而退,要麼押後,要麼就此拖垮。因此,反對派對國歌法立法必然會極力一博,這將成為一場硬仗。
九龍西補選反對派耗盡心思
反對派另一個戰場是今年底的九龍西立法會補選,九龍西的立法會席位此前一直是反對派佔優,但3月份補選時反對派的姚松炎被民建聯的鄭泳舜打敗,建制派與反對派實力呈3對2(現有一席懸空)。如果這次補選反對派再輸的話,其在九龍西的勢力將崩盤,整個陣營勢必遭遇重創,甚至扭轉反對派在地區直選的優勢。因此,反對派不會再重演姚松炎的劇情,而是對這次補選安排耗盡心思:一是避免引發爭議,這次很早便決定不搞初選,改為協商人選。二是預判劉小麗很可能再次被DQ,因此定下由反對派老牌政客頭子李卓人空降作“PLAN B”。三是儘快決定參選人並及早展開選舉工程。四是反對派正在全面重整,其“金主”黎智英再次走出前台指揮,反對派各政團派別也乖乖聽命合作,展示出所謂“團結”一面。同時,為拉抬九龍西補選的聲勢,為選舉製造政治彈藥,反對派還會將反國歌立法作為補選的主要議題。將兩者結合炒作,意味著反國歌立法與九龍西補選將會是反對派下半年的重點部署。
年底的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是反對派欲扭轉頹勢的另一戰場。圖為立法會大樓外牆
當然,反對派如意算盤未必能夠打響。在國歌法一事上,特區政府及建制派立法意志堅定,加上立法會主席嚴格依照議事規則果斷執法,反對派要挑動民意對抗未必可以掀起多少波瀾。而九龍西補選,由於劉小麗與民主黨、公民黨罔顧民主精神強行“欽點”,不把其他反對派政團放在眼內,尤其是專橫霸道地對同樣有意出選的民協馮檢基進行打壓,勢必引起反對派的內訌。更重要的是,香港政治形勢好轉,民心趨穩,厭倦鬥爭是大勢所趨,並非反對派能夠阻止得了。反對派繼續搞局,只會輸得更慘。
(作者係香港資深媒體人)
責編:莫潔瑩、李幸
實習編輯:胡越、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