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地質公園是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美學價值的地質遺址。地質公園的建立不僅是以保護地質遺蹟資源為目標,更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所以地質公園不單單是一個保護區,也不是一個僅供科學家進行考察的科研地,更重要的是一個大眾認識地球歷史的場所,一個了解當地人文生活與地質地貌關係的旅遊地。


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中國擁有最多世界地質公園



目前全球共有140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分佈於38個國家,其中37個來自中國,佔全球世界地質公園的26%。中國是最早提倡地質公園的國家之一,中國地質公園之父陳安澤教授早於80年代已經提出「旅遊地學」、「地學公園」的概念,並於1985年建立了第一個國家地質自然保護區。2004年5月,中國積極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立了「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張家界、丹霞山、石林等8處地質公園分別成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首批中國世界地質公園名單


能獲得聯合國專家們授予「世界級」的稱號,世界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址自當有其過人之處,包括:

●具有特殊的地質學價值和天然美態的地區

●具備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導賞設施以促進公眾對地球科普的認識

●除了地質景觀,更結合生態及文化景觀,促進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世界地質公園有嚴謹的要求,所有地質公園每隔2-4年均需再度接受聯合國專家的評估,如發現未達標,將收到警告,更有機會被褫奪世界地質公園的資格。


中國地質公園速覽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內蒙古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展示獨特的沙漠地貌,尤以第四紀冰臼群和花崗岩石林地貌及地質構造為主要特色


走進中國地質公園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無論你是遊覽過張家界、黃山,抑或到過雲南石林、內蒙古阿拉善沙漠等,你一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這些除了是熱門的旅遊地,更加是人類重要的地質遺址,不僅具科學的代表性,還具美學、生態、考古、歷史文化等多重價值。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當中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張家界、石林和丹霞山外,更有展示沙漠地貌的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恐龍化石群的自貢地質公園、中國最年輕火山熔岩群的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等。走進質公園,科學家可以進行有關地球科學的研究,遊客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學生可以認識地質科普知識,藝術家可以進行自然藝術創作,居民可以透過文化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獲取穩定的旅遊收入。這,就是地質公園的魅力。


中國地質公園速覽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地質博物館及地質公園為學生認識地球歷史提供了最佳的學習場所


自從2009年起香港設立了地質公園,提高了學界及公眾人士進入地質公園進行野外考察的興趣。地質公園內有好的管理、相對完善的旅遊配套、地質解說牌,配合專業的地質解說,學生不但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下從觀察岩石中尋找大地過去的歷程,更可以印證書本所學的知識。


香港生態旅遊專業培訓中心自2006年起與多個國內地質公園建立緊密的聯繫,並成立地質生態旅遊培訓基地,於香港推廣地質旅遊及地質遊學。學校如希望舉辦到校講座,提高師生對中國地質公園及地球歷史的認識,可與機構聯絡:info@ettc.hk 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責任編輯:莫潔瑩 

實習編輯:胡越


知識邀你一試

第五屆「紫荊盃」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

中國地質公園速覽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