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經過10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發展,香港中資企業在香港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中資企業也踴躍參與香港社會事務和公益慈善活動,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貢獻。就此,本刊專訪了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先周。在2017年度中國銀行業社會責任工作評選中,江先周榮獲最佳社會責任管理者獎,建行亞洲由此成為唯一獲獎的境外機構。

| 本刊記者 左婭 洪巧靜

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江先周(本刊記者 洪巧靜 攝)

熱心公益活動,

關愛幫扶香港和內地弱勢群體

記者:首先恭喜您獲得2017年度中國銀行業最佳社會責任管理者獎。您覺得是什麽令您獲頒這個大獎?

江先周:這個獎不是頒給我個人的,是頒給建行亞洲(以下簡稱“建亞”)全體員工的。建亞這幾年一直在堅持做好自身經營發展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履行社會責任。為什麼?我想首先是源自於建設銀行的企業文化。建行企業使命之一就是“為社會承擔全面的企業公民責任”。一直以來,建行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都非常重視,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設立愛心基金、“中國貧困英模母親——建設銀行資助計劃”專項基金等等。建亞是建設銀行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我們積極地投入力量和資源盡企業社會責任,其實是把建行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傳統延伸到了香港。

另外,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中資金融企業與外資相比實力偏弱,社會影響力也較小。但在近幾年實施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以後,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資銀行業務發展也加快了。我們自身實力增強了,在社會責任方面就應該、也有能力多做一些了。實際上這幾年,中資銀行在這方面都做了更多事情,建亞算是做得比較早、比較活躍的。我們在自身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發自內心地願意為香港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多的服務,更好地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

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2016年,建行(亞洲)冠名贊助“藝無疆:新晉展能藝術家大匯展,江先周(左三)等與展能藝術家合影

記者:建亞參與的衆多社會公益活動中,您印象最深的活動是什麼?

江先周:我們參與的活動其實面挺廣的,有公益活動,也其他的一些社會大型活動。在公益活動中,我們連續兩年冠名贊助的“藝無疆:新晋展能藝術家大匯展”以及展能藝術發展基金,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己也很受感動。香港展能藝術會每年都會組織一次藝術展,一年是書畫攝影藝術展、一年是歌舞等形體藝術展演,輪流進行。展品作者都是身體有各種疾病的殘障人士,很多生活都不能自理,但他們在某個方面有特殊的藝術才能,那種創意和想象力真的非常了不起!但是他們沒有辦法跟普通人一起參加藝術培訓,需要給他們開闢一些特殊的渠道來發掘及發揮他們的特殊才能。

我們贊助的首年是視覺藝術比賽,一個獲獎作品對我觸動很深。作者是一個70歲左右的老人,作品有攝影、剪紙和手工,主題都是反映自己二十多歲前後生活的變化。二十幾歲的時候,他是在英國留學的瀟灑青年。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讓他不能行走也不會說話,完全靠他的妹妹來照顧。領獎的時候,他的妹妹用輪椅推著他上台,講解他的作品,聲淚俱下,非常感人。

我們贊助這個活動,展能藝術會非常感謝我們,這些展能人士家庭也非常感謝我們。我們做得很少,但對他們的幫助和影響很大。我們感到所做的事非常有意義。

除了贊助藝術展外,我們還努力給這些展能藝術家提供更多展示他們才能的機會,同時讓更多人有機會去了解他們。比如展能藝術家的作品也會在我們大樓展覽,現在大堂就在展出展能藝術家廖冬梅的作品《香港精神》。我們也贊助了特區政府的美酒佳餚巡禮活動,在晚宴中我們就穿插了展能藝術家的表演。前年我們請了一個雙目失明的19歲小女孩,她唱了《You raise me up》和《我和我的祖國》等歌,現場很多觀眾都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們贊助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在龍舟嘉年華上我們展出了展能畫家作品製作的龍舟,我們還搞了兩個旱地龍舟,每劃100米,我們就捐1,000港元給展能藝術會和展能藝術家。

除了贊助展能人士活動,我們還連續七年贊助“童建未來——青少年夥伴計劃”,資助香港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發展興趣愛好及參與社區服務,幫助了超過3,000名香港青少年。

記者:香港同胞與祖國同胞血濃於水,不少香港慈善家都會在內地做公益。建亞是否也參與內地公益活動?

江先周:建亞雖然立足香港,却也關注祖國內地的青少年。去年我們參與了建行的希望小學工程,向貴州畢節鴨池鎮建行希望小學捐贈了價值人民幣20萬元的500套課桌椅、辦公桌椅及圖書架,以及價值4萬餘元的圖書、文具和150套防寒羽絨背心。去年12月底,我們的12名員工在寒冬時節遠赴貴州,為孩子們上了主題為“美麗的香港”的中文課以及生動的計算機課和英文課,並與老師和學生們聊天,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以更好地幫助他們。

我們還連續七年贊助“健康快車——建行亞洲慈善跑步行”活動。我們的員工積極參與籌款,已累計為“健康快車火車醫院”籌募超過1,930萬港元經費,讓超過9,650名內地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接受了手術,令他們得以重見光明,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建行(亞洲)義工隊與“童建未來”計劃的青少年一起彩繪

踐行普惠金融,升級技術手段

支持香港小微企業發展

記者:除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建亞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還做了其他哪些工作?

江先周:作為一家金融機構,我們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還包括在普惠金融方面的努力。

香港貧富差距較大,有些區域也比較貧困。如果完全從商業角度考慮,貧困人口消費能力不太強,在貧困人口較集中的地區開設營業網點經濟上並不劃算。這就導致香港一些大型屋苑金融服務網點較少。元朗天水圍就是一例,據2016年的統計,該區共有9個屋苑、近12萬名居民,卻只有天澤邨內有一家銀行網點,居民使用金融服務很不方便。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考慮,去年我們在天水圍開設了分行,為該地區市民提供存款、貸款、理財服務等全面且便利的銀行服務,得到香港金管局的大力支持和讚許。

另外,我們也會舉辦一些類似“活用銀行自動櫃員機”講座之類的活動,幫助長者等相對較缺乏金融知識的人群更好地使用先進的銀行設備。

與此同時,我們也積極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盡力緩解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香港社會在這方面也給了我們一些肯定,去年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及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給我們頒發了“社企獎勵計劃2017-傑出社企合作夥伴獎”。現在,我們正在通過升級技術手段增強自身發展普惠金融的能力。普惠金融是建行的三大戰略之一,目前建行總行已經開發了一套名為小微快貸的系統,通過對小微企業客戶的數據分析,評定它的風險狀況,核定一個授信額度。這樣小微企業客戶的貸款申請如果在授信額度之內,只要在網上操作就可以很快獲得貸款。建亞也將引進該系統,以更精準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援。

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建行(亞洲)員工在寒冬時節遠赴貴州看望所捐助的希望小學的孩子們

促進文化傳承交流,

為香港城市活力增色

記者:建亞也積極贊助了香港一些大型文化活動。是否也是出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考慮?

江先周:有活力的城市,文化活動一定是豐富多彩的,香港是國際大都市,是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地方,因此我們也贊助了一些特色活動,希望令香港的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最早是贊助香港年度體育盛事“建行亞洲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龍舟賽既是傳統文化活動,又是市民比較歡迎的文體活動。每年有來自十四五個國家的400多支隊伍近5,000人參賽,比賽很精彩。在贊助參與這項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團隊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方式,我們的員工還總結出了建亞龍舟精神——團結協作、勇往直前、無懼風雨、奮力爭先,這實際也是建亞精神,貫穿於我們的日常工作之中。

我們還贊助了特區政府組織的美酒佳餚巡禮活動。這個活動既高大上又接地氣。說它高大上,是因為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酒和美食;說它接地氣,因為它是辦給普通市民的活動,20港元一張門票,十塊錢就可以品一小杯紅酒,實際也是給老百姓提供了一個消暑納涼聚會休閒的平台。這是特區政府辦的一件大好事,是在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們非常樂意贊助這樣的活動。

我們也贊助了一些高雅藝術活動,比如去年作為主贊助商支持舉辦了“香江音樂會”,今年贊助了香港藝術節等。我們積極參與這些活動,是希望盡己微薄之力,給香港市民帶來更豐富的文化生活,同時讓文化成為連接祖國和香港的一條紐帶,為中華文化繁榮興盛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建亞龍舟隊隊員及員工合影

記者:這兩年建亞獲得了不少社會責任方面的獎項,從一個側面說明建亞履行社會責任的努力得到了社會認可。未來建亞在這方面有怎樣的計劃或想法?

江先周:是的,我們微不足道的貢獻,獲得了香港社會很大的認可。今年我們已經獲得了《鏡報》月刊“傑出企業社會責任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的“商界展關懷”標誌、《經濟一周》頒發的“傑出環境社會企業管治大獎”、企業理財教育領袖金獎及理財教育公民企業團隊銅獎、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頒發的“2018中小企業最佳拍擋獎”,等等。特首林鄭月娥也曾在不同的場合提到建亞為香港的大型活動提供了支持。我們未來肯定還要繼續做下去。

而且,我們還希望可以與合作夥伴深化合作,進一步擴大這些活動的社會影響力,從而吸引更多的機構贊助香港的社會活動。我們覺得履行社會責任不是簡單地出錢就可以了,而是要把它當成一個事業,深度參與,認真做好。比如今年鴨池鎮建行希望小學幫扶項目根據去年親赴學校了解到的情況,增加了建立課室錄播系統、全校廣播系統等內容,我已經改好了項目書,很快就會開始執行。我們盡量做到每一分錢都花在師生真正需要的地方。

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會根據自身的經營情況和能力,在可能的情況下擴大履行社會責任的範圍和領域。我們發自內心願為香港發展盡更多社會責任 ——專訪建行(亞洲)董事長江先周


責編:李幸、莫潔瑩

編輯:胡越、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