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資金過河” 這些港澳台藝術工作者可以申請國家藝術基金啦!

香港文化藝術發展迎來新機遇。國家藝術基金日前公布,將向在內地(大陸)工作學習的港澳台藝術工作者開放申報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並鼓勵內地(大陸)藝術單位、機構與港澳台藝術機構合作開展藝術創作和藝術活動。

這一惠港政策令本港文化藝術界人士倍感鼓舞,他們紛紛表示,此舉將有利於兩地文化藝術交流,為在內地的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資源,並促使香港文化界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什麼是國家藝術基金?

國家藝術基金於2013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撥款,重點圍繞創作生産、宣傳推廣、徵集收藏和人才培養四大方向進行資助,不斷拓展資助領域。國家藝術基金在組織管理上設立了理事會、管理中心、專家委員會等。與人文領域其他類型的基金相比,藝術基金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廣泛性、複雜性的特點。和其他同類政府基金相比,藝術基金打破了體制、系統、行業和地域的局限,具有開放性和廣泛性的特點。

一直以來,國家藝術基金高度重視與香港的文化交流,成立5年來共資助在香港開展的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和演出展覽香港藝術家作品的傳播交流項目7項,資助資金1130萬元人民幣。同時,香港藝術家參與了15個資助項目的劇目創作、授課教學和項目策劃等。

本次國家藝術基金推出了項支持港澳台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措施。

1

向在內地(大陸)工作和學習的港澳台藝術工作者,開放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申請。

2

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接受港澳台學員申請。

3

鼓勵內地(大陸)藝術單位、機構與港澳台藝術單位機構合作開展藝術創作和交流活動。

以下港澳台藝術工作者將受益於本次的新措施,可以申請國家藝術基金。

資助對象

藝術基金向在內地(大陸)工作和學習的香港藝術工作者開放申報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資助對象為受聘於內地(大陸)藝術單位、機構,或受聘、就讀於內地(大陸)高等院校等,聘期或學籍滿一年以上,年齡在40周歲以下的香港藝術工作者,接受申報的時間為2019年上半年。

資助範圍則包括:戲劇、曲藝編劇創作人才,音樂作曲創作人才,舞蹈、舞劇編導人才,舞台藝術表演人才,美術、書法、攝影創作人才和工藝美術創作人才等。

同時,藝術基金也將鼓勵內地(大陸)藝術單位、機構與港澳台藝術機構合作申報舞台藝術創作、傳播交流推廣和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對內地(大陸)藝術單位、機構申報赴港澳台開展演出展覽活動的項目將給予重點關注。目前,已有香港藝術機構與內地機構合作,由內地機構向藝術基金申報了資助項目。

從上述措施可以感受到國家給了香港文藝界與內地同行同樣的待遇,對香港培育文藝界的接班人、加強兩地文藝交流合作和鼓勵香港文藝界創作帶來了巨大的推動。

比如香港粵劇界將會多一個資助源頭。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粵劇曾迎來了一次發展高峰。相信在本次新措實施後會有更多內地的粵劇界機構和人士與香港攜手,善用國家資源,繼續將粵劇藝術發揚光大。

優惠政策不斷“過河”惠港

國家主席習近平早前指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科技部、財政部迅速宣布讓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參與“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直接向中央申請項目,獲批項目的經費可以在香港使用。目前,香港已有20多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國家資助。如今,由國家設立、中央財政撥款的國家藝術基金,宣布接受在內地(大陸)工作學習的港澳台藝術工作者和機構的申請,消息令人鼓舞。

又一“資金過河” 這些港澳台藝術工作者可以申請國家藝術基金啦!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來港,首站就是到西九文化區視察。習主席欣賞了兩位粵劇小演員的表演,勉勵他們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本次國家藝術基金“過河”,也與中聯辦的積極推動密不可分。

為推動國家藝術基金向香港延伸,促進香港藝術事業的發展,近年來,中聯辦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作為,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密切配合,共同推動國家藝術基金向香港藝術工作者開放資助項目的申報。

2018年4月,應中聯辦邀請,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趙少華率團專程來港,與中聯辦一起組織召開了“香港文化界代表人物座談會”和“香港培訓學員分享座談會”。在香港文化界代表人物座談會上,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指出,香港雖然有豐富的文化藝術資源,但演出場地缺乏、演出設施老化等問題制約了很多院團的發展,希望藝術基金能夠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促進香港院團“走進內地”。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主席陳永華、春天舞台劇製作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高志森則表示,他們密切關注藝術基金動態,希望能夠申報相關項目。目前基金推出的新舉措就是對文化界訴求的積極回應。

來源:中聯辦、人民網、大公報


編輯:胡越

歡迎點讚並轉發到朋友圈

關注紫荊
覺得還不錯,請按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