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一己私利 破壞兩岸關係難得民心

民進黨上台執政以來,為阻政黨輪替鐘擺,在鞏固“深綠”基本盤、“追殺”國民黨以及拉攏域外勢力介入台灣問題等方面用力頗深。民進黨的這些政治動作,不但牽動島內政黨生態演變,亦將對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產生深層負面影響。其為一黨私利,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狀態的政治行徑,在大陸和島內難得民心,最終只會走進失道寡助的死胡同。

|北京 韓冰

bau202008104mhmt

8月1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眾多華人華僑手舉中美兩國國旗匯聚市中心,抗議蔡英文“過境”美國(圖:中新社)

“擁獨”“打藍”意在“九合一”

2018年“九合一”選舉(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被認為既是蔡英文當局執政“期中考”,也是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哨戰”,還是檢驗藍綠政治版圖成色的“試金石”。受執政績效不佳等因素影響,民進黨改善兩岸關係動能削弱、發動“負面選戰”意願上升。

衝撞兩岸關係討“獨”派歡心。民進黨對即將到來的“九合一”選舉充滿危機感,衝撞兩岸關係、鞏固“深綠”票源或成為其選戰主軸。一方面是向大陸展示強硬姿態。如鉗制兩岸交流、打擊島內統派力量、鼓噪“類主權議題公投”,乃至借“大法官”之手就兩岸關係政治定位進行“釋憲台獨”,等等,以激化島內社會“統獨矛盾”,換取“獨”派勢力支持。另一方面是在島內發力推動“去中”圖謀。經濟層面,蔡當局為切斷兩岸經濟紐帶,或將竭力加入“全面進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TP),與美、日、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發展經貿關係;社會文化層面,民進黨或全面升級“文化台獨”工程,割裂兩岸歷史文化血脈聯系,用“台獨”史觀徐圖培養綠營票源。

通過“負面選戰”攻擊國民黨。民進黨為挽救低迷選情,除大做兩岸關係政治文章外,還有可能祭出“負面選戰”手段,抹黑國民黨、影響選民投票意願。通過觀察民進黨借“文大宿舍事件”猛攻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的諸種表現,不難看出綠營已全面打響選舉“泥巴戰”,年底選舉臨近,不排除民進黨高舉“轉型正義”大旗,捏造、炒作國民黨負面歷史與新聞,加碼“污名”國民黨,削弱其選舉實力。

利用行政資源“政策買票”。民進黨整體選情不振,但其擁有“全面執政”優勢,手中掌控龐大政經資源,極可能在選前向選民密集投放政策“牛肉”,以扭轉年底選戰頹勢。接下來一段時間,為疏解“軍公教”群體、青年族群對其施政的不滿,蔡當局或借助“前瞻計劃”、“5+2產業創新計劃”等“綁樁工程”,與部分縣市聯手操作給警察消防人員加薪、提高育兒津貼、增加老農津貼等法案,用經濟利益捆綁選民,“政策買票”亂象恐在島內愈演愈烈。

覬覦2020年“大選”連任

年底“九合一”選舉對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具有強烈連帶效應,圍繞選戰結果,民進黨黨內派系將迎來新一輪分化組合。不管蔡英文是否能夠贏得2020年“大選”門票,民進黨都將竭力謀求連續執政。

民進黨為一己私利 破壞兩岸關係難得民心8月19日,中國國民黨第20屆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新北市舉行。適逢“九合一”選舉已正式啟動,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在會上為國民黨22位縣市長參選人造勢(圖:中新社)

蔡頑拒“九二共識”換取連任資格。蔡英文執政乏力、政策空心、重大議題頻頻“出包”,民調亦持續探底。“2020年是否仍由蔡英文上場”的質疑聲浪在民進黨內發酵,其連任之路面臨各方挑戰:內有賴清德等“台獨”基本教義派虎視眈眈,外有國民黨“兩個太陽”吳敦義、朱立倫以及憑靈活身段遊走藍綠之間的柯文哲搶奪期待兩岸關係改善的中間選民。蔡英文承受內外壓力,拒絕“九二共識”可能性大增:一方面,若接受“九二共識”,勢必引發“台獨”勢力反彈,其連任目標就會落空;另一方面,邁上激進“台獨”路線,難獲中間選民信任,選票無法極大化。因此,蔡英文或在頑拒“九二共識”、“精細化”推動“台獨”活動的同時,鼓吹“兩岸互動新模式”,以此安撫“獨”派、欺騙島內民眾。

清理“改革”戰場為長期執政掃除障礙。蔡英文上台後,四處開闢“改革”戰場,“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等政策導致島內社會烽煙彌漫,民眾怨聲載道。民進黨無力解決執政結構性難題,為轉移矛盾焦點,開脫政治責任,必將加碼推動“轉型正義”,以“反改革”、“反進步”等名義批判那些威脅民進黨執政的政治力量,借此掩蓋改革“後遺症”,為民進黨迎戰2020年選舉謀局布子。

營造“懼中”氛圍綁架島內民意。2016年上台以來,民進黨肆意煽動民粹,塑造島內民眾對大陸的敵意,為其在島內施行“綠色恐怖”、延續執政地位提供“正當性”。可以預見,接近2020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和蔡英文還會故伎重演,與“台獨”勢力沆瀣一氣,加緊策動、組織、放縱“台獨公投”活動,把中國大陸的反“台獨”行為歪曲為對台灣的“政治打壓”,增加民眾對大陸的惡感,放大民眾“懼中”、“恐中”情緒,增加民進黨對抗中國大陸的政治籌碼。

加快拉攏域外勢力攪亂台海局勢的步調

大陸綜合實力日益提升,主導台海形勢發展、紮緊國際社會“一中”籬笆的能力越來越強。民進黨對此倍感焦慮,幻想通過將台海問題“國際化”,達到“抗中”政治目的。

迎合美國打“台灣牌”牽制大陸發展的政治意圖。美國為戰略牽制中國大陸發展,加大打“台灣牌”的頻率與力度,導致台海呈緊繃拉鋸態勢。民進黨見獵心喜,屢次聲稱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佔據重要地位,企圖獲取美國撐腰,明目張膽拉攏域外勢力干涉台灣問題。不久前,在美國支持下,蔡英文“風光過境”美國,在國際上招搖竄訪。美國此舉違背了其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是在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對中美關係大局和台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影響。蔡英文當局卻殊為“享受”,孰料蔡“順利完成外訪任務”後返台,台灣的中美洲“友邦”薩爾瓦多即刻宣布與其“斷交”,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預測未來一段時期,美國將從自身戰略利益出發,在政治互動、軍事合作等方面與台灣展現“親密”關係,如派高官訪台、提升對台軍售的數量與質量、加強與台安全交流、邀請台灣軍方參與聯合軍演,等等,以此破壞海峽兩岸和平穩定、擾亂大陸發展節奏。

鼓噪“中國威脅”籲求國際社會圍堵大陸。目前,台海形勢波詭雲譎,慣於政治投機的民進黨或趁勢大肆渲染“中國(大陸)威脅論”,鼓動國際社會聯手圍堵大陸。具體來說,就是以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方式,謀求擴大“國際參與”空間,其政治企圖受挫後,再大打“悲情牌”,把中國大陸塑造成打壓台灣的“強權國家”,進而在國際“反中”勢力羽翼下遂行“拒統實獨”陰謀。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民進黨上台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緊張,但兩岸同胞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對兩岸關係走近走好的一致向往,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近期,上海、浙江、廣東等有關省市逐步推進落實台灣同胞同等待遇;8月16日,《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出台,均為增加台灣民眾福祉、方便台胞到大陸就業、創業、生活、發展創造了條件。兩岸交流交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民進黨為一黨私利,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狀態的政治行徑,在大陸和島內難得民心,最終只會走進失道寡助的死胡同。民進黨為一己私利 破壞兩岸關係難得民心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問題專家)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9月號

責編:李幸、莫潔瑩

編輯:胡越、趙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