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香港面對大灣區機遇將致力找到獨特定位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日在廣州出席香港法律服務論壇時表示,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香港會致力找到獨特定位,並發揮自身優勢,為大灣區作出貢獻。

林鄭月娥就香港的定位問題談了三點:第一是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並在大灣區發展中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她說,香港是一個多元的社會,有人擔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或會影響“一國兩制”的貫徹落實。但正如習主席今年三月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廣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到,“一國兩制”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獨一無二特色,亦是粵港澳大灣區邁向國際的重要基礎。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肯定不會令“一國兩制”變得模糊,反而是透過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實踐,更有利於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林鄭月娥指出,香港的法律制度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的獨特優勢。事實上,香港在回歸以來取得的不凡成就,關鍵因素之一是香港的法治。根據《基本法》,普通法在香港回歸後繼續適用於香港,保證了法治精神的延續。法治一詞具有多個不同的涵義和推論,簡單來說就是在法治精神下,法律要保障政府公平有效的管治,確保政府不會超越其法律權限,更要維護個人享有的自由和權利。

第二是充分發揮大灣區內各市的比較優勢,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係。林鄭月娥表示,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要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競爭,最有效的應對方法是爭取在大灣區內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合作共贏。就香港而言,除了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香港將在多個重要範疇,包括金融服務、創新科技、高端航運等領域,尋求創新突破,透過政府積極作為,更好地發揮香港的優勢。

林鄭月娥:香港面對大灣區機遇將致力找到獨特定位

她說,金融是促進大灣區內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與國際接軌的標準以及成熟的金融市場,一直是內地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首選金融平台。大灣區內的產業鏈完備,匯聚了不少具潛力開拓國際業務的企業。香港的金融平台正可全方位為它們提供多元的融資渠道,包括上市集資、銀團貸款、私募基金、發行債券等,以及資金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服務,助力它們“走出去”的進程。同時,這些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龐大需求,也能支持香港金融服務業的長足發展。

第三是提升創新體系效能,著力激發創新活力。林鄭月娥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實行“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和“三套法律制度”,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體制。要更好發揮這個體制的獨特優勢,排除障礙,就需要頂層設計和加強統籌。由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就充分滿足了這方面的要求,而港澳兩位特首成為小組的成員就是體制的創新,香港會用好這個身分,出謀獻策,推動大灣區內的政策突破。

(來源:紫荊網)


編輯:莫潔瑩

校對:胡越

紫荊邀你參與

第五屆「紫荊盃」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

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