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引領中國走上昌盛之路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政方針是偉人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指導理論。時至今日改革開放40年,中國迎來了巨大變革和發展。
中國社會民生實現質的飛躍
中國從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物資匱乏,人民手持票證換領生活物資,到現今市場經濟滿足大眾供應需求;百姓從過去食物衣物供應不足,到現今大眾追求品質與美、穿著講究品牌配搭的理想生活。40年間,香港澳門分別從1997年和1999年回歸祖國、中國加入世貿、北京承辦奧運會、國家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二等。同時,為了促進農業、減輕農戶負擔,中國免除了全部農業稅;為了培養人才、提高學生的學習機會與激情,中國推行了義務教育。以上種種,無不是改革開放發展史上的偉大與創新。
1997年金融風暴橫掃東南亞,中國鎮定應對、處變不驚;1998年中國的長江、松花江、嫩江等主要河流發生洪澇災害,全國軍民齊心協力,奮力救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全國人民與災區同胞同呼吸、共命運,各地人民自願前往災區拯救生命,協助重建,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上下一心,民族團結。除此之外,該次救災行動更有不少國家派遣醫護隊伍前往救助,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團結。昔日中國「弱國無外交」早已成為歷史,目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便有177個。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型航母於2017年4月26日早上在大連市香爐礁碼頭正式下水
致力發展航天科技實現「人定勝天」
中國在1960年11月5日成功發射第一枚導彈、1964年10月16日成功試爆首顆原子彈、1970年4月24日發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2003年10月15日和2005年10月12日執行神舟5號及神舟6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2007年10月24日嫦娥1號飛赴廣寒宮……中國成功試驗「兩彈一星」,實現了改革開放初期「人定勝天」的承諾,書寫了中國科技與航天發現的歷史新篇。
此外,2012年6月24日蛟龍號潛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試驗海區突破了水下7000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最新記錄;2017年4月26日,中國第二艘航母於大連市香爐礁碼頭下水等,中國在水上軍事技術發展同樣取得了傲人成績。
發揮東道主精神收獲各界認同
中國作為第29屆北京奧運會的主辦國,堅守「當好東道主遠遠比拿金牌更重要」的信念,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無與倫比」的評價。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更稱該次奧運會是「史上最好的一屆」,而國際殘奧會主席菲利普.克雷文亦評價北京殘奧會是「一屆偉大的盛會」。2008年由中國主辦的奧運會和殘奧會不僅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認可,亦得到了世界各地媒體的讚許,收獲了「北京辦的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等好評。
中國的迅速發展有目共睹,祖國的輝煌、祖國的聲望,來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改革開放。偉人鄧小平的理論不僅帶領中國走向世界,更帶領中國走向民富國盛的今天。中國改革開放的腳步不會停下,仍需繼續深化改革,早日實現「中國夢」!
作者係香港黃埔軍校同學會名譽會長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6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