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1小時“粵港澳生活圈”指日可待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19日晚發布消息,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儀式也將於下周二(23日)在珠海舉行,各方面已準備就緒,迎接港珠澳三地“一小時生活圈”的新時代。通車後,市民經這條世界上最長的橋隧組合跨海通道,只需半小時便可由香港乘直通巴或駕車到珠海,所需的時間將可大大減少。
採用“三地三檢”通關模式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橫跨珠江口伶仃洋,東連結香港大嶼山,西連接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是世界上最長的沉管隧道及世界跨海距離最長的大橋。珠海段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香港段2011年起動工。主橋全長約29.6公里,為橋隧結合結構,包括一條長約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及四個人工島。四大人工島包括香港口岸、珠澳口岸及海底隧道東人工島(臨近香港,作為觀光島)、海底隧道西人工島(作監控中心用),實行“三地三檢”政策。大橋設計壽命為120年。
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由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政府各自負責設立和管理,均位於各自屬地內,因此採用“三地三檢”的通關模式,三地口岸將實行24小時通關。其中,珠海和澳門之間會採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模式,即兩個口岸在線共享一套一體化自助查驗設備,在符合法律下,雙方於系統共享出入境人士的證件、指紋和容貌等資料,屆時澳門居民可以回鄉證入境珠海,再以澳門身份證由珠海返回澳門。該新通關模式將來在法律許可下,可擴至香港和珠海口岸之間,甚至其他粵港口岸。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方面介紹,可在大橋上繳費通行的車輛,主要有:粵港兩地車牌車輛、港澳兩地車牌車輛、港籍單牌車輛(擁有澳門配額)、辦理一次性配額申請的車輛以及粵港澳三地政府商議可經港珠澳大橋的其他車輛。
其中一次性配額申請的車輛,是指非兩地車牌車輛,可通過辦理私家車一次性配額申請,憑私家車一次性配額許可證和批准信,與一次性臨時來往粵港小汽車及駕駛人出入境批准通知書、臨時入境機動車號牌、行駛證等,向營辦商領取臨時電子不停車收費通行卡。
港珠澳大橋交通資訊:
港澳跨境車輛
港珠澳大橋全長約35.6公里,供不同的交通工具接載市民往返三地。
1) 口岸穿梭巴士
口岸穿梭巴士為港珠澳大橋三地口岸間的主要交通工具,分為港澳線及港珠線,其中港澳線主要接送市民及旅客來往澳門口岸及香港口岸,而港珠線則主要接送市民及旅客往來香港口岸與珠海口岸之間。預計每日共行走超過200班次。繁忙時段平均不超過5分鐘一班,非繁忙時段約10-15分鐘一班,夜間(24:00-06:00)基本班次15-30分鐘一班。
2) 跨境私家車
持常規配額的私人用途輕型載客汽車可於配額有效期內不限次經大橋往來港澳兩地,香港配額共300個有效期3年,澳門配額共600個有效期1年,港澳配額由兩地各自安排發放。
3) 跨境巴士
可來往澳門市區及香港市區,於指定時間、站點為市民及旅客提供直達澳門/香港市區跨境客運服務。港澳雙方經已以港:澳 = 34:16分配共50個配額達成共識,每一配額可於每日營運來回班次各一次,兩地配額由兩地各自發放。
4) 跨境出租車
以個人預約形式提供跨境點對點接送服務,可往來澳門市區及香港市區。跨境出租車港澳配額共100個,每一配額可營運一輛跨境出租車,每日往來接送次數不限,兩地配額由兩地各自發放。
5) 香港國際機場接駁巴士
來往澳門口岸管理區至香港國際機場,為市民及旅客提供至香港國際機場的另一出行選擇。
6) 跨境公務車
港澳雙方一致認同跨境公務車兩地配額各50個,只限港澳兩地政府部門車輛使用,可經大橋進入香港和澳門市區,兩地可根據各自地區安排分配處理。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