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九大隊有名有姓抗戰烈士逾百人

港九獨立大隊作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的分支,有很多新界地區的工人、農民和熱血知識青年加入。他們英勇奮戰,浴血犧牲,立下了赫赫戰功。

回到抗日戰爭那段催淚史,1941年12月香港淪陷,至此香港進入三年零八個月日統日期。在這段時期對香港市民在經濟、民生等方面的摧殘,日軍燒殺搶掠,強姦婦女,香港遭到空前浩劫,人口銳減,經濟凋零,民不聊生。

港九大隊在行動中

在這極其艱難的歲月,有一支由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戰斗在香港的山水間,頑強地抗擊著日本侵略者。他們是這3年零8個月中唯一一支堅持抗戰的武裝。

抗日武裝游擊隊

當時,在反法西斯戰爭的戰略大格局上,抗日游擊隊肩負著保護交通線、切斷敵方航線的重要任務。香港地理位置特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既是日軍在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戰略中轉站,又是其侵略華南地區的基地。港九大隊通過奪取海上運輸線,截獲日軍運輸船,牽制敵人有生力量,有效地配合了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反攻。

當年的港九獨立大隊政委黃雲鵬回憶說,香港的大嶼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不僅控制著香港往來澳門、廣州的海上航線,還可以監視香港通往太平洋的航道。日軍對爭奪與掌控大嶼山十分重視,把活躍在大嶼山的抗日游擊隊視為眼中釘。1944年4月,日軍出動二千多人,中小型戰艦40多艘,飛機4架,由一名將官指揮,海陸空全面大掃蕩,歷時21天。然而,掃蕩最後以游擊隊主動出擊,日軍失敗告終。

營救國際友人

港九大隊還是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前哨。這支隊伍專門成立國際工作小組,把營救國際友人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他們先後營救了89名國際友人,其中包括關押在監獄裡的賴特上校等英軍官兵,以及遇險的美軍飛行員。港九大隊還與盟軍建立起情報合作關係,為盟軍提供了大量及時有效的情報。這些情報幫助盟軍準確摧毀了日軍在啟德機場的機庫、香港海面上的補給艦船等。

營救愛國名人志士

香港淪陷時,包括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梁漱溟、茅盾、梅蘭芳、蔡楚生等在內的大批滯留香港的文化人和愛國民主人士進入了日軍的“黑名單”,隨時可能遭受不測。香港抗日游擊隊克服千辛萬苦,在短短數月中,使數百文化名人擺脫了日寇的搜捕,通過秘密通道,安全送往內地大後方。為了保衛家國,驅逐敵寇,港九大隊約千名游擊隊員中,在戰鬥中犧牲的有名有姓的人就達到100多人。

港九獨立大隊遊擊戰士經歷無數艱險,不怕犧牲,堅持敵佔區反法西斯戰鬥,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30日,英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夏愨(Cecil Harcourt)率軍艦抵港,港九獨立大隊奉命於9月28日發出宣言,向港九同胞告別,一周內撤出港九地區。該隊大部人員後來隨東縱北撤,一部分留在香港堅持地下鬥爭,還有一部分人員復員。

七十多年過去了,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的抗戰事蹟還在被人們口口相傳。


編輯:趙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