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施政報告推出四大土地措施 解決百萬居民住房問題

特首林鄭月娥於今日(10月10日)發表上任後第二份施政報告,提出幾項土地供應計劃,分別是明日大嶼、發展棕地、土地共享和活化工廈。其中,“明日大嶼願景”規劃研究分階段填海興建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可提供26至40萬住屋單位,供70至110萬人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

林鄭月娥宣布推出“明日大嶼”計劃。

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依照增加土地供應、運輸基建先行、推動經濟發展、提升環境實力和增加休閒設施這五項政策方針作出投資,為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巿民安居樂業燃點希望。

在推展基建和發展項目的同時,政府也會貫徹“先保育,後發展”的方針,撥款10億元成立大嶼山保育基金,在大嶼山郊區推動和落實保育工作,並在偏遠鄉村和社區進行民生改善工程。

林鄭月娥說,“明日大嶼願景”涉及未來數十年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牽涉多個政策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需要周詳協調和大量統籌工作,她會成立由她直接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和落實。

以下為涉及土地問題的多項惠民措施:

14. 滿足市民對住屋的需求是本屆政府面對最大的挑戰。我在這份《施政報告》中把房屋及土地供應獨立成章,並放在經濟和民生的篇章之前,就是要清楚說明,土地供應不足,不單導致房屋供應短缺,同時也影響市民的生活質素,從幼兒中心到安老設施;從基本的教育醫療服務到消閒的休憩空間和文娛康樂設施;從維持傳統行業優勢到推動新經濟產業,無一不需要土地。簡單來說,社會的整體民生、經濟以至運輸基建發展,均倚靠土地資源才能成事,否則一切的策略和計劃只會流為空談。以下為涉及土地問題的多項惠民措施:

  15. 去年10月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本屆政府房屋政策有四個元素,包括確立政府在提供房屋方面的角色、為市民建立置業階梯、聚焦供應和善用現有房屋資源,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今年6月我公布房屋新政策的六項措施,當中最重要的是修訂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機制,令售價與私人房屋市價脫鈎,而改以申請人的負擔能力為基礎,並將九幅原本是私營房屋的用地改撥作公營房屋發展。這些政策措施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

  16. 為進一步展示政府解決市民住屋問題的決心,我在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明:

  (1) 我們會持之以恆地開拓土地,不會因經濟的短期波動,或物業價格的升跌,而動搖政府覓地造地、建立土地儲備的決心;

  (2) 政府有責任為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適切居所,我會在任內增加公營房屋的比例,調撥更多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運輸及房屋局會在更新下一個《長遠房屋策略》的十年供應目標時反映這個政策考慮;以及

  (3) 我們會把政府開拓的新增土地,以房屋單位計算,七成用於興建公營房屋。

  17. 修訂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預期會吸引大量申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已因應新定價政策而重新接受2018年居屋的申請,而計劃恆常化後的首個“綠置居”項目和由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提供的“首置”先導項目,亦會陸續開售。這三個項目將提供總共7426個單位。

  18. 我們針對這三批資助出售房屋進行了測試,經調整定價後,加上買家可取得高達90%甚或更高的按揭成數,這些單位都是目標家庭“買得起”、“供得起”的,每月的供款佔家庭總入息一般不會超過40%。既然政府已重建置業階梯,並重定資助出售房屋定價,我們現在急需處理的問題是“地從何來”。

  19. 去年9月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肩負起與民共議,嘗試凝聚社會最大共識的任務,各成員全情投入,任勞任怨,實在令人敬佩。半個月前,“專責小組”應我的要求,和我分享了他們的初步主要觀察。當大家聚焦小組就個別土地供應選項的觀察,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小組認為社會普遍認同土地供應是“刻不容緩”、要“未雨綢繆”和須“多管齊下”這三句話。

  20. 我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符合這政策目標的幾項土地供應計劃,分別是明日大嶼、發展棕地、土地共享和活化工廈,至於各個選項的進一步分析,我會詳細考慮“專責小組”今年年底提交的全面建議報告。

  21. 大嶼山是香港最大的島嶼,香港國際機場坐落於此,是我們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門。隨着港珠澳大橋通車,香港與其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交通將更為便捷,大嶼山會成為通往世界和連接其他大灣區城市的“雙門戶”。

  22. 政府提出發展大嶼山的願景,涵蓋中部水域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合共約1 700公頃的人工島、大嶼山北岸和屯門沿海地帶,包括重新規劃後的內河碼頭區和龍鼓灘等多個發展區;並配以一套全新的運輸基建網絡貫通各區,為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市民安居樂業燃點希望。我們會以增加土地供應、運輸基建先行、推動經濟發展、提升環境實力及增加休閒設施這五項政策方針,並作出投資,實現這個跨越未來二、三十年、可提供26至40萬住屋單位,供70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和34萬個就業職位的願景。

  23. “明日大嶼願景”涉及香港未來數十年的整體規劃以及多項大型基建的推行,涉及多個政策局、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需要周詳的協調和大量統籌工作。“明日大嶼願景”是本屆政府的重點工作,我會盡快成立直接向我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這個辦事處會按需要擴展,務求讓政策和執行有效對接。

  24. “明日大嶼願景”是長遠規劃,要應對刻不容緩的房屋問題,我們會加快新界棕地研究,並做好重置現有作業的配套,以便發展房屋。我們亦建議推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透過公平和具高透明度的機制,更好利用那些不在政府發展規劃的私人擁有土地,以在短中期滿足公營和私營房屋的需求。為釋公眾疑慮,由政府與申請者“共享”的新增住宅樓面面積,當中不少於6至7成須用作興建以資助出售房屋為主的公營房屋。我們亦會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並首次容許改裝整幢舊工廈作過渡性房屋之用,以濟燃眉之急。

  25. 此外,我們亦會協助香港房屋協會(房協)重建其舊屋邨,邀請市建局推展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樓宇的重建工作,並支持平民屋宇公司進行大坑西邨的重建計劃,讓這些業主和居民多年來盼望並可增加房屋供應的項目重現生機。

  26. 為有效運用現有的公營房屋資源,房委會會在參考房協先導計劃的實施情況後加入該計劃,讓其資助出售單位業主亦可將未補價的單位分租給有需要家庭,並推出一項嶄新的優惠措施,容許所有家庭成員均年滿70歲的全長者寬敞戶,在調遷至較小的新或經翻新的單位後,可享終身全免租金。政府亦會接納房協的建議,在其轄下的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試行一項“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讓年滿60歲並擁有單位業權滿十年的業主,可在未補價的第二市場出售其原有單位後購買一個面積較小的單位。


編輯:莫潔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