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共廁所管理知易行難任重道遠
香港作為世界級國際都會,人口超過七百萬,人口稠密,要有效管理居民的衣食住行、社區及公共衞生設施,實在是一項極大的挑戰。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是香港特區政府負責食物安全和環境衞生的部門,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為市民大眾提供良好的環境衞生服務及設施,包括公共廁所﹙公廁﹚。因應市民大眾對公廁服務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食環署一直致力提升公廁服務的標準,務求使公廁更加衞生、方便、安全及舒適。
文|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 劉利群
目前食環署負責管理的公廁共有789間,其中90間設在港島區,62間設在九龍區,637間設在新界及離島區。除此,另有57間旱廁設在新界及離島區,食環署會於可行情況下將其改成沖水式廁所。所有公廁都是24小時開放。
要規劃興建公廁,食環署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鄰近可供市民及遊客使用的廁所的數量(包括由其他政府部門及私營商場提供的廁所)、該地點的人流,以及是否有適合興建公廁的地方等,按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有需要興建新公廁。
日常維護體現多方面知識技巧
公廁管理是知易行難的任務,看似簡單,實則包含多方面的知識和技巧,它不僅關乎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也影響社區的和諧發展。公廁服務的管理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硬件的管理,即公廁的設計、建造和日常的維修保養;另一方面是軟件的管理,即公廁的日常清潔工作及監督。
在硬件方面,一般來說,食環署轄下的公廁設有水廁、尿盆、洗水盆、皂液機、電子感應龍頭、乾手機、嬰兒換尿片等。此外,遵照香港與暢通無阻的通道有關的法例及實務守則,公廁亦會設置暢通易達而無分性別的洗手間。食環署每年進行公廁翻新工程,以持續提升公廁的服務水平。
為了確保管理公廁的服務能符合市民大眾的要求,食環署公告了公廁管理的服務承諾,以讓公眾公開監察。有關服務承諾包括:在接獲損毀報告後,於24小時內將輕微損壞之處修妥;每天徹底清潔公廁至少兩次;及在高使用率的公廁安排廁所事務員當值,以便適時提供清潔服務,保持廁所清潔衞生。
在軟件方面,為靈活配合服務的需求,所有公廁的清潔工作已外批予合約承辦商。食環署的督導人員負責監管服務承辦商的工作表現及有否遵從相關法例(包括有關勞工保障的法例)及合約條文。
為進一步提升在旅遊景點及使用率甚高的公廁的衞生情況,食環署選定約83個在旅遊景點和使用率較高的公廁作為提升衞生標準的目標公廁,並於今年9月起實施目標公廁專責檢查監察計劃。圖為金紫荊廣場公廁洗手池
食環署根據公廁使用者需求和使用情況,在有關潔淨合約內訂定有關公廁的清潔頻次、承辦商須符合的服務規定及表現標準。一般而言,公廁每天需徹底清潔兩次至三次不等。在高使用率的公廁,不論是否位處旅遊熱點附近,均會安排廁所事務員當值,負責保持公廁清潔衞生、補充廁紙和皂液及匯報設施損壞情況,以便加快維修程序。
食環署設有完整的合約管理機制。署方的督導人員會實地巡查、突擊檢查衞生、清潔及有關設施的情況,並會查核承辦商提供的工作記錄,監察承辦商的工作及表現,以確定有關服務是否已按照合約規定及核准的工作計劃(包括員工值勤安排)如期完成。如發現承辦商的公廁清潔工作表現未符合約規定,或有違規、失責行為或沒有按照合約條文提供潔淨服務,食環署會因應情況採取跟進行動,包括向其發出口頭警告、警告信或失責通知書並扣減服務月費,甚或終止有關合約。有關跟進行動亦會詳細記錄在案,供未來公開招標公廁清潔合約時作為參考。
不僅衛生、清潔、安全,
更是“得體”公共設施
為了系統和有效地進行公廁的硬件管理工作,食環署與建築署(政府的專責工程部門,其中一項主要職務是為食環署規劃、設計、建造、保養和維修公廁)已成立“提升公廁設施工作小組”(下稱“工作小組”),就如何優化其轄下公廁進行商討,務求使公廁外貌與周圍環境相配,設計與時並進,使公廁成為衞生、清潔、安全及得體的公共設施。在規劃新公廁、重置或翻新現有公廁時,食環署會根據部門的既定標準以釐定公廁的設施。工作小組亦會個別考慮每間公廁的實際情況,以決定公廁的外觀設計、設施及適用的物料。食環署會考慮在旅遊景點區的公廁採用主題設計、特色外牆及裝飾照明等,以美化其外觀;並裝設良好的通風設備及採用設計先進的設施,如紅外線感應水龍頭及沖水設施等。
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在旅遊景點及使用率甚高的公廁的衞生情況,食環署於今年9月起實施目標公廁專責檢查監察計劃﹙下稱“專責檢查計劃”﹚。食環署選定約83個在旅遊景點和使用率較高的公廁作為提升衞生標準的目標公廁。根據專責檢查監察計劃,承辦商除需符合合約規定外,更須符合四項嚴格的“表現指標”:經常保持地面乾爽;地面、牆壁和設施沒有污漬和污垢;沒有強烈氣味;以及廁所設施故障情況減至最少。承辦商須按照合約規定,除日常清潔工作外,每周為公廁進行徹底清潔行動,以確保公廁的清潔水平合乎標準。食環署會指派專責督導人員進行專責檢查,確保承辦商為目標公廁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
我知道內地一些城市的公廁服務素質已提升到相當高的水平,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與內地同業領導和先進們相互交流、分享,一起提升公共廁所的管理水平,為巿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 2018年10月號
責編:莫潔瑩
編輯:胡越、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