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茶文化在中國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古人說:“諸藥為百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長期而方法正確的飲茶,可以預防多種疾病,起到“治未病“的效果。本期,衛明老師將繼續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作出解答。普洱茶如何區分生茶與熟茶?心情煩悶能否通過茶療法改善?都能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問:口中常有異味,茶療是否可以改善?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衛明:口中常有異味,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由於某些疾病所導致的口腔異味,比如口腔周圍組織器官的疾病(例如牙齦炎及牙周病、鼻咽部慢性炎症等等),於口腔相通的遠端器官的疾病(例如胃炎及消化不良等等),以及某些全身性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等)。

第二類是由於某些嗜好或生活習慣所導致的口腔異味,比如長期吸煙所導致的煙味、嗜食蔥蒜所導致的氣息以及不注意口腔衛生所產生的異味。

對於上述兩類情況,茶療均可以有效加以緩解。比如茶湯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是公認的強抗菌物,對於抑制口腔細菌的生長和菌斑的生成療效明顯,所以自古就有茶能“固齒”的記載。另外,茶自古用來“開胃消食”,對於消化不良的病症助益良多。對於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有效性,茶療更是得到眾多科學研究的證實。因此對於疾病類口腔異味,茶療法是大有可為。

對於非疾病類口腔異味,茶療亦頗為適合。眾所周知,茶葉具有明顯的吸味辟味特性,許多朋友都會使用過期的茶葉來袪除一些不愉快的氣息,比如放入雪櫃用於吸收“雪櫃味”。其實茶葉對於去除口腔異味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把泡過的茶葉放在嘴裡嚼一嚼,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去除生蔥蒜的刺鼻氣息。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問:普洱茶如何區分生茶與熟茶?

其功效是否不同?生茶與熟茶分別

適合哪種體質的人飲用呢?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衛明:普洱茶由於加工方式的不同而分為生茶和熟茶。一般來說,從沖泡的結果來看,湯色較淺,呈黃綠色的為生茶;湯色較深,呈紅褐色的為熟茶。從口感來說,香氣高揚、生津回甘好的為生茶;香氣低沉、湯滑甜糯的為熟茶。當然這只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對於一些存放時間較久的生普而言,上述特徵會發生改變,使得其越來越像熟普。

從功效來說,生茶與熟茶大不相同:從茶性來說,生茶多偏寒涼,熟茶多偏溫熱。生茶多以特定山頭原料制作,行經走脈原理較清楚。熟茶多以拼配料發酵而成,失去特定山頭的藥性,大多歸於溫胃消食。因此,生茶一般用於特定病證的治療,熟茶一般用於消食化積,溫胃止瀉。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問:心情煩悶能否通過茶療法改善?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衛明:是可以的。心情煩悶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理性的,即人們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由於一時的外界刺激所導致的情緒波動,表現為短暫的煩躁或鬱悶。另一種是病理性的,即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人體產生較長時間的情緒異常,表現為煩躁或狂躁、悶悶不樂甚至抑鬱狀態的出現。這兩種情況均可以通過飲茶得以改善。

自古以來不少醫書均記載茶能解鬱,使人心情放鬆。漢代託名神農氏所撰的《神農食經》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唐代孫思邈的《千金食治》及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都有茶能“悅志“的記載。清代張璐的《本經逢原》指出茶能“開鬱利氣”。在諸多茶品中,青茶的天然花香除了能益思維、清心神外,亦有破煩惱、蕩憂慮的功效。故在眾多茶品中,青茶在臨床上治療情志疾病效果尤佳。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問:換季時感冒常發,茶療法是否能代替一般的藥物達到治療的效果?
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衛明:唐代醫學家陳藏器曾說:“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意謂茶能夠起到多種不同中藥的作用。感冒一般分為外感風寒、外感風熱和外感風濕三種情況。可以選用不同的茶葉予以對證治療。

一般來說,武夷肉桂茶適用於外感風寒證,新近的福建白牡丹適用於風熱外感證,而熟普洱茶、六堡茶等適合外感風濕證。但是,感冒的診治是一個專業的工作,最好經過有資格的醫師判斷後方可進行相關的茶療。衛老師說茶療——茶療法改善情緒病

注:如廣大讀者對於茶療有任何問題以及想要了解茶療的內容或知識

歡迎聯繫本刊編輯部踴躍提問

問題可發至本刊郵箱bauhiniahealth001@gmail.com

或致電22850031

衛 明

香港茶療學會會長,前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持續及專業教育部主任、首席講師,2010年主編出版《中國茶療學》一書,首次提出“中國茶療學”的概念,並先後受邀在香港、廣州、廈門、杭州等大型茶博會發表演講,以及在深圳、北京、南京、大阪、東京等地進行茶療現場演示。


編輯:趙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