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中國香港特區在眾多領域開展廣泛高效互利合作 ——專訪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
今年6月,本刊向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KurtW. Tong)書面發出專訪邀請。最近,唐偉康先生致函本刊,對美國與香港在經貿、學術、教育、旅遊等多個領域合作作出詳細介紹,當然,也提及他在來港2年多裡,工作之餘最喜歡與太太一起“探索香港的郊野公園”和“在城市裡四處閒逛”,發掘香港特色文化。唐偉康先生還推薦香港民眾到他如今安家的美國新英格蘭地區遊玩。
文|本刊記者 周馬麗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Kurt W. Tong)
香港是美國的一個重要市場
記者:您如何評價美國與香港特區關係現狀?
唐偉康:美國和香港特區共享一系列相同核心價值觀——開放、公平競爭、自由、尊重多樣性和國際主義,這也是美國與香港雙邊關係的核心;這一雙邊關係通過堅固的商貿關係和民間交往得以加固。同時,美國繼續在香港有著很深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美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繼續在眾多領域開展著廣泛、高效、互利的令人矚目的合作,其中一個例子,就是雙方通過在執法方面緊密且高效的合作,共同維護雙方社會的安全有序。
記者:美國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雙邊貿易額大約多少?有哪些主要商品?
唐偉康:香港是美國的一個重要市場。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7年,美國企業向香港出口商品總值為399億美元,主要商品種類包括機械設備、貴金屬和寶石、農產品等。
美國致力於為香港提供從日常食品到高端美食的各檔次高質量農產品。實際上,從總值來看,香港是美國第六大農產品出口目的地。舉例來說,在體量上,香港是美國木本堅果(treenuts)和生鮮殼蛋(table eggs)第一大出口市場;其中向香港出口生鮮殼蛋的體量,甚至佔美國生鮮殼蛋全球出口總量的近三分之一!香港也是美國的非傳統的新興產品出口的巨大市場。
2017年,美國從香港進口商品總值為73.7億美元。主要商品種類包括貴金屬和寶石、機械設備,玩具、遊戲及運動用品等。
記者:美國是香港第六大海外投資來源地,主要投資領域有哪些?香港對美國投資情況如何?
唐偉康:海外直接投資(FDI)這一資金來源,在支持美國和香港兩地企業的成長、強化國際間聯繫,以及支持兩地經濟繁榮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整體而言,美國對港投資的主要行業包括製造業和批發零售業等。2007年1月到2017年8月,大約10年半裡,美國企業宣布向香港投資的項目共642個,主要分布在商業服務、軟件及IT服務、通訊系統、金融服務,及消費品等行業。
香港對美國投資方面,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數據和海外直接投資市場數據庫,2017年間,香港企業宣布的對美海外直接投資項目19個;2007至2017年間,此類項目共122個。香港對美直接投資存量已接近150億美元。
記者:香港有大約多少家美國企業?現在大約有多少美國人常居香港?
唐偉康:目前香港有超過1,400家美國企業,其中約60%是區域總部——這一比例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在港設有企業的國家。美國頂級的金融及相關專業服務公司,如銀行、律所、會計師樓等,都在香港有良好的體現。香港美國商會也是全球最為活躍的美國商會之一。
我們並不要求來港美國公民向我們登記,但是我們估算,在港美國人的數量每天都超過8萬5千人。
期望美國創新人士
加強對香港創新相關方的關注
唐偉康期待香港和美國的創新科技相關人士加強對彼此的關注與合作,為兩地經濟創造共贏。圖為6月27日,香港美國商會在港主辦的智慧城市高峰會上,由香港科技公司研發的機械人Sophia,以嘉賓講者身份與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交談。唐偉康表示,香港美國商會是全球最為活躍的美國商會之一(圖: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
記者:兩地間是否有尚待開發的合作領域,比如創新科技?
唐偉康:正如統計數據鮮明顯示出的那樣,美國和香港在貿易和投資方面享有長期且堅實的合作。駐港總領事館的海外商務署Commercial Service致力於在港推廣美國商品出口,以及支持香港向美國投資。海外商務署與香港特區政府、準政府組織(quasi-governmental entity)及私營企業等就廣泛領域的計劃進行溝通合作,比如,已經與香港貿發局、智慧城市聯盟SmartCities Consortium、香港總商會等簽署合作協定。我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最近,又有一份新協定被簽署。根據這些合作協定和意向書,駐港總領事館將香港的相關領域需求與美國創新科技供應商進行匹配。
我們特別注重推動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去年底,特區政府公布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后,我們的海外商務署就與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OGCIO)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緊密合作,以確定美國企業可對其中哪些領域的提案提供支持。其中一個值得一書的成功例子,是一家美國企業對其中一個智能垃圾桶試點項目的投標,該試點項目的概念也是源自今年早些時候我和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共同主辦的一場網絡研討會。我強烈鼓勵香港有意於創業的企業家與我們的海外商務署合作,以便與美國科技供應商建立聯繫,這些美國科技供應商能為香港初創企業的價值定位(value position)作出極大貢獻。
記者:香港致力於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而美國在這方面已有很成功的經驗,如備受全球矚目的硅谷等創新科技中心。在您看來,美國在創科領域取得驚人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是否有經驗可供香港借鑒?
唐偉康:硅谷這一生態系統的發展及其孕育出的創新科技,全部是自然而然地產生,並非與美國政府的某個決定或意圖有關。硅谷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是該區域的一批傑出的大學和研究機構。
不過,美國政府和加州當地政府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為企業和風投提供了能夠茁壯成長的法律和監管環境。從這一角度而言,政府的確發揮了一些作用。
我相信,香港所具備的蓬勃的商業局面、遵守法治、開放的競爭、強有力的知識產權執法、強勁的數字經濟和媒體及網絡自由,以及卓越的大學,使得香港正處在推動發展類似生態系統的有利地位。
隨著香港推動新型科技領域的發展,未來不論是在人工智能、生物技術、金融科技,或其他廣泛領域,我們期望美國的創新人士加強對香港創新相關方的關注,並結為合作夥伴,為兩地經濟創造共贏。
超過7,500名香港學生在美國求學
記者:美國與香港兩地間有哪些重要的學術交流合作?
唐偉康:一直以來,美國駐港總領事館贊助多類交流項目,以繼續增強兩地民間聯繫,包括著名的富布賴特獎學金項目(Fulbright Scholarship program)。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內也設有反響熱烈的“留學美國EducationUSA”項目。該項目隸屬於美國國務院,在全球超過175個國家中設有425個美國留學諮詢中心,向全球學生提供經過認證的美國高等教育院校求學的準確、全面的最新資訊,以推廣美國高等教育。前不久,為慶祝美國駐港總領事館成立175周年,我們贊助了8名香港中學生和2名澳門中學生參加在美國科羅拉多、喬治亞和賓州舉辦的該項目的暑期項目。這10名學生在美國旅行、在當地大學校園裡提高英文能力,並與當地學生一起進行文化交流,度過數周時間。
長期以來,我們也與香港特區政府在學術交流項目上合作,派教授、記者、企業家、公民社會領袖等人士來港進行短期項目交流。
記者:美國高等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譽,吸引全球众多學子赴美深造。您認為美國高等教育備受認可的原因是什麼?
唐偉康:美國高等教育體系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是通過大量且多樣的學術機構及類型,為學生提供很強的靈活性,使學生能從浩如煙海的眾多學科中作出選擇及深造,甚至還可獲得職業培訓。美國學位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受到高度推崇,美國大學的校友網絡也在全球範圍非常活躍,能為學生建立人脈、尋找職業導師、並最終在職場獲得成功,提供很好的跳板。我個人非常享受與在港的多個美國大學校友俱樂部會面的時光。此外,美國大學尊重學術自由,這也是其能在尖端研究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有超過7,500名香港學生在美國求學。
希望看到越來越多往返美國和香港的航線
唐偉康推薦香港遊客到他如今安家的新英格蘭地區遊玩,體驗美國內陸地區的美好。他推薦大家體驗的去處有白山White Mountains,緬因州海灘等。圖為齒輪火車攀上白山主峰之一華盛頓峰——美國東北部最高山峰(圖:視覺中國)
記者:香港和美國之間的旅遊交往如何?
唐偉康:2017年,超過120萬美國公民入境香港;今年,這個數字我們預計將繼續攀升。
港人赴美旅行意願亦相當熱切。過去5年裡,駐港總領事館收到的赴美簽證申請數量增加了36%;僅去年一年,我們就發放了超過8萬2千份非移民簽證。
航線方面,目前每天有超過20班直飛航線往來美國與香港之間,目的地包括波士頓、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紐約、達拉斯和芝加哥。提供這些直航的航空公司有美國航空、達美、美聯航、國泰和香港航空。國泰航空最近增加了一班直飛華盛頓的航班。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航空公司提供更多往返美國和香港的航線,繼續建立雙方在商業、旅行和教育方面的紐帶。
記者:您在美國最喜歡,並且希望推薦香港遊客體驗的地方是哪裡?
唐偉康:我希望能有更多香港市民有機會去到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享受那裡的美好。我自己的家現在就安在了這裡的新罕布什爾州,家門口有一片很愜意的湖,每個夏天我和太太都會來這住上一陣。對於許多亞洲人來說,波士頓這座城市以及她擁有的許多著名大學(還有超讚的棒球隊!)已經非常知名了,但我希望大家能到內陸地區看看,比如到懷特山(WhiteMountains)或緬因州的海灘,或者充分享受一下絕讚的伯克夏山(Berkshire Hills)音樂盛事現場。
閒暇熱衷在街頭“閒逛”
發掘香港特色文化
記者:您於2016年8月到港就任,如今來港已經2年多了。香港的生活有沒有令您印象深刻之處?
唐偉康:來香港之前,我沒想到這裡是如此綠色的一座城市。現在,我和太太會花很多時間探索香港的郊野公園和其他的戶外去處;我們還熱衷於在城市裡四處閒逛,喜歡這裡時常能在街頭巷尾發掘新的特色文化商鋪(culturalniches)的感覺。這裡的食物也非常美妙。
我也很開心地了解到,美國人在香港居住、對香港發展作出貢獻的歷史是如此之長久深遠,甚至可一直追溯到彼時頗為創新並且開啟了跨洋貿易的快速帆船年代。我們剛剛興奮地慶祝了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成立175周年;實際上,美國駐香港總領事館的歷史,比美國在其他亞太地區所開設的外交機構的歷史都要久遠。7月份,我們舉行了一個熱烈歡快的聚會慶祝成立175周年,特區行政長官也參加了我們的慶祝,我們感到很開心。
(原採訪係英文,經本刊記者編譯)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8年11月號
責編:莫潔瑩
編輯:趙珊、李倩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