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北京會見傳媒談話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在北京會見傳媒的談話: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在北京會見傳媒,總結她率領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訪問團之行。
行政長官:各位傳媒朋友,今年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特區政府非常榮幸得到中央的邀請及支持,組織了一個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代表團,三日的活動現在來到尾聲,我們稍後將會去機場返回香港。大家都留意到,我們這個代表團規模很大,連同我們幾位官員,一共有一百六十五人,都是來自社會各界,包括有商界、專業界別、教育、科研、文化藝術和多年來在內地做慈善工作的代表。我們接待的規格非常高,今天早上獲得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然後再有一個會見的座談會;剛剛在中午,副總理韓正亦宴請我們;昨日雖然是星期日,亦獲得發改委和港澳辦聯合舉行一個有關改革開放的座談會;到深圳時,深圳市委書記陪伴我們參觀訪問,亦宴請代表團。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到非常鼓舞,因為國家主席是充分肯定香港──當然我現在談香港的全部適用於澳門,不過我作為港方代表團團長,我都是集中談香港──就是非常肯定香港各界在國家改革開放這四十年的歷程中作出很大貢獻。我們既是國家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亦是一個“參與者”,也有一個“貢獻者”的角色;當然從我們的角度,香港各界亦藉着國家改革開放是一個“受惠者”,自身亦取得很好的發展。主席亦鼓勵我們要繼續努力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國家的進一步改革開放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包括“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
在昨天由發改委和港澳辦主持的座談會及今早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座談裏,我們都安排了各界人士發言,分享他們自己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的體驗,以及對於未來他們的看法,以下七位人士都有在這兩節中分別發言:在金融方面有李業廣先生和史美倫女士;在經濟方面有劉遵義教授;在基建、商務投資方面,分別有胡應湘先生和霍震寰先生;在教育和科技方面就是徐立之教授和葉玉如教授。他們七位發表的意見都獲得中央領導很肯定,亦說往後會進一步研究他們提出的意見。
當然,我本人在兩節除了大家公開採訪部分外,都有發言。我的內容主要是說我們應該繼續用好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的獨特優勢,以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亦抓緊國家進一步改革開放為香港提供的更多機遇,發展香港經濟、改善民生,特別在鞏固和提升香港傳統優勢產業,包括金融、航運、物流等方面的產業,亦大力推動新興產業,特別是創新和科技。在創新和科技方面,大家過去都留意到本屆政府亦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有一定的成績,我們得到主席的親自關懷、親自批示,中央會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亦在五月時由財政部和科技部公布了一個新政策,讓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可以直接申請中央科研財政項目,在過去這兩個月也先後與科技部和中科院簽訂了合作安排,所以我本人對於香港未來,無論在傳統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是非常樂觀。
編輯:趙珊